佰夫長 作品
第207章拉攏分化
蘇茂相出言附和:“是啊,兀良哈三衛分崩離析,被迫屈服於各部落,何須破例優待?”
雖說百官都清楚,皇帝說過對付建奴,需團結所有能團結的力量,但他們不理解,該去團結的草原霸主林丹汗,朝廷出重拳打擊,反而用心去籠絡土默特,喀喇沁,兀良哈三衛這些偏安一隅的小部落。
皇帝究竟何意?
劉鴻訓,蘇茂相,王徵,乃至朝廷百官都不懂,甚至出現過抱怨聲。
呵呵。
朱由校輕笑兩聲。
朝廷百官不瞭解蒙古各部,因受儒家思想影響,更認為華夷有別,打心眼裡輕視四夷,正是因不瞭解,又傲慢的態度,導致朝廷對蒙古各部的政策顧頭不顧尾,頻頻出錯。
朱由校面色低沉,怒聲說:“諸卿對草原各部的無禮傲慢,大多源自偏見。殊不知,兀良哈三衛依然分散於各部中,泰寧、福餘二衛及朵顏衛的一部分成為察哈爾、內喀爾喀、科爾沁等部的附庸,朵顏衛另一部分成為喀喇沁和土默特的附庸,今首戰重創察哈爾部,恢復明軍在邊境的部分聲望,現在能用錢,用權力拉攏,何須浪費兵勇性命討伐。”
“若依附察哈爾的泰寧衛,福餘衛臨陣倒戈,重新依附大明,加快削弱察哈爾部,乃至歸降建奴的科爾沁部實力,這難道不香嗎?”
對於蒙古諸部,朝廷認知比較少,比較混亂,回京後,有必要向朝廷百官科普蒙古各部勢力分佈,即同大明關係的親疏。
以免朝廷制定政策所託非人,造成親者痛仇者快,最終養虎為患,又搞出林丹汗這種名為盟友,實為仇敵的產物。
劉鴻訓,蘇茂相神色汗顏,王徵則疑惑不解的說:“陛下,百官對蒙古認知有誤,造成諸多錯誤政策,卻不至於浪費錢財為蒙古諸部修建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