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夫長 作品
第163章林丹汗的實力
早年,的確隱隱有控制諸部的趨勢,然而,近年來蒙古內部鉅變,以蒙古現狀來看,林丹非但沒有達成所願,連續征戰反而造成內喀爾喀部,科爾沁部,和察哈爾內部的部落陸續投靠建奴。其勢力有限,臣認為不能寄希望於林丹。”
“反觀土默特部,隆慶議和以來,雙雙保持長期和平,通商貿易日漸擴大,何況,土默特支持朝廷對草原的政策。臣建議支持卜失兔,對抗林丹。”
連續三名朝廷重臣表態,有支持馳援喀喇沁,土默特,也有駁斥的。
朱由校耐心聆聽,腦海中大概有了思緒。
說起來,朝廷官吏,包括孫承宗,劉鴻訓,劉一燝等其實都不瞭解蒙古近況,以為林丹汗乃蒙古各部汗王。
他卻瞭如指掌,科爾沁部、喀爾喀部處於後世蒙東地區,土默特部,喀喇沁部,鄂爾多斯部位於蒙中地區,各部表面向林丹汗臣服,實際上各行其是,壓根不鳥林丹汗。
而位於外蒙的外喀爾喀七部,根本不承認蒙古草原大汗是他們的共同統治者。
位於西北地區的瓦剌蒙古人,因成化年間被察哈爾部達延汗擊退,被迫遷移並困守於西北一帶,更是與林丹汗所在察哈爾部世代為敵。
所以,林丹汗實際上只統治察哈爾部八部。
這幾年,察哈爾部八部內的奈曼和敖漢兩部夾在察哈爾和建奴之間,皇太極暗示奈曼、敖漢歸順後金,林丹以為兩部和建奴眉來眼去,強勢派兵討伐奈曼,敖漢,兩部不堪林丹汗的壓力,乾脆背棄察哈爾部,背棄林丹汗,依附建奴,並簽訂盟約。
故而,林丹汗僅能統治六部,即六個鄂托克,或稱六個千戶。
一句話,朝臣錯估林丹汗的實力,錯估察哈爾部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