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好與壞,並不在於答案本身正確與否,而是她在解答過程中展現出的思維性和邏輯能力。

“你是我的學生,沒有人比我更瞭解你的天賦和優秀,你有這個實力,知道嗎?”

……

聊了沒一會兒,歐陽教授就被一個電話叫走。

蘇雨眠帶著那沓資料回家,想起老師的話不免有些出神。

一路走來,她並非一直都堅定信念,也曾害怕、猶疑,擔心自己做不好,把事情搞砸。

尤其當她知道,歐陽教授這些年一直專注於某個課題研究,卻遲遲沒出成果時,她的加入若不能帶來新的東西,那麼將毫無意義……

打開論文,蘇雨眠發現這些資料的碼放順序居然是根據年月來排的。

越往下,年代越久遠。

有些,甚至能追溯到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生物剛剛獨立成為一門學科的時候。

從前,她是以閱讀者的角度,像看書本一樣瞭解生物學的發展歷程,看得再多,終究只是個旁觀者。

如今,再從創作者和實踐者的角度去看,猶如踩著前人的腳步,一同參與其中。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蘇雨眠看得入了迷。

突然,手機響了,她接起電話放到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