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引眾怒

 此話一出,震驚朝堂!

 天幕就掛在半空,無法遮蓋,怎麼叫人不看?不得討論就算了,難不成還能把百姓的眼睛遮起來不成?

 這聖旨一下,那些反清復明的亂黨不知道多高興了。

 眾臣心思沉沉。

 秦朝。

 嬴政看著那些網友的評論,心裡莫名地不高興他壓著怒火對李斯道:“這個大清果真是如此沒用?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真是廢物一個!”

 李斯倒抽一口冷氣:“這個清朝做的事情居然讓後世現在還遭受影響?”

 漢朝。

 劉邦拍案而起:“毀了漢人骨子裡的驕傲?這個什麼大清的祖宗在哪裡?韓信!去查!查了給我滅了這個大清的祖宗!”

 我堂堂大漢的後人居然被那大清如此欺辱?

 真真氣煞我也人!

 劉徹冰冷地說道:“仲卿,記下這個清朝,看看後面還說些什麼,看能不能現在就找出這個清朝的祖宗!”

 “喏!”衛青回答。

 三國時期。

 眾人面面相覷,突然覺得他們現在打來打去跟個傻逼似的。

 打來打去不都是自個的漢人?

 打什麼呀,這不是讓後人看笑話嗎!

 晉朝,司馬炎隱隱有些激動,他從那些評論裡似乎看出了一些事情。

 就是後人其實並不在乎是誰坐在皇位上,而是在乎這個皇帝有沒有統一,有沒有強大而不受外欺凌。

 隋朝。

 楊堅再一次為繼承人的事情而陷入沉思,從這個清朝就能看出來,繼承人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這個王朝的強弱。

 他不能讓他一手建立的隋朝也成為那樣的王朝!

 唐朝。

 李世民看著那些一字一句譴責清朝的話心有餘悸,後世人說話都這麼尖銳的嗎?

 一點也不含蓄婉轉。

 也不知道後面的安史之亂被他們如何評說……

 宋朝。

 趙匡胤瞠目結舌:原以為趙光義後人搞的靖康之難夠讓人難以接受了,結果又來個清朝,不停地刷新下限。

 雖然不知道具體事情,但光看後人那些刻薄的話就能夠想象一二了。

 元朝。

 忽必烈有些不適,怎麼後世人說話都這麼難聽嗎?

 他們的朝廷也不管管?

 就不怕這些刁民造反?

 明朝。

 朱元璋拉著朱標看向朱棣:“老四,不是自己當好皇帝就可以了,後輩子孫的教育同意重要!”

 朱棣急忙回應是。

 朱元璋說完又看看心愛的長子,百感交集。

 哎,又是一聲長嘆。

 隨著他的長嘆,周瑾玉高高興興地下播了。

 各朝也紛紛忙自個的事情。

 唯有清朝如烏雲罩頂,朝上的臣子們戰戰兢兢,百姓們,尤其是有心反清的人士越加的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