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社交

 《文藝報》是作協主辦的綜合性文學藝術類報紙。

 主要報道華國文學界的動態和活動,推薦優秀的文學作品等。

 78年7月剛剛復刊後,每月一期。

 到1981年改為半月刊,1985年又改為週報,持續至今。

 在華國當代文學史中,《文藝報》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可以看做是華夏文藝的風向標。

 每一次新的文學思潮的潮起潮落都與《文藝報》息息相關。

 三人到了地方,張旭覺得是不是來錯地方。

 文學界這麼牛B的單位,居然在一座用鐵皮木架搭建的簡易樓裡辦公,這誰敢信。

 “原來的樓在前面那些年被佔了,去年作協恢復運轉後,沒地方辦公臨時修的簡易樓。”

 馬榮經常與華國作協打交道,對情況很瞭解,看到張旭詫異的表情,笑著給他解釋。

 “這裡以前是燕京大學的老校舍,五四運動就是在這塊場地上爆發的。”

 張旭感嘆道:“果然是燕京,隨便一個地方都能在歷史中找到它的存在。”

 在簡易樓底樓一間辦公室裡,張旭見到了《文藝報》副主編唐寅,編輯部謝永旺。

 對山城來的同行,兩人很是熱情。

 唐寅和謝永旺與馬戎和楊小凡年齡相仿,有很多共同語言。

 聊了一會,馬榮打開手提包,取出兩本《洪巖》雜誌。

 “這次來的主要目的,請兩位欣賞一下我們山城文學新兵的作品,提提意見,關心關心他的成長。”

 唐寅和謝永旺接過雜誌,也不客套,當即開始翻閱。

 半小時後,兩人陸續讀完《牧馬人》,互相看了看,唐寅沒有說話,而是掏出口袋裡的煙,給在座的人一人散了一支。

 “好的文學作品,就像品味一杯陳年佳釀,令人回味無窮。”

 唐寅深吸一口煙,吐盡嘴裡的煙氣,說道。

 “年輕有為,後生可畏啊!”

 謝永旺同樣發出一聲感嘆。

 聽到他們當面評價自己的作品,張旭多少有些羞恥。

 馬榮和楊小凡卻得意的笑了,屋裡雖然悶熱,兩人卻彷彿喝了冰水,渾身毛孔都舒服的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