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子 作品
第184章 罰俸
嗯?
太上皇的眼睛眯了眯,“丟了什麼?”
“一副唐伯虎的畫,一件哥窯的賞器,還有一個您當年賞的花鳥雙面繡。”
晉王也是沒辦法。
他得先跟老頭子以玩笑方式,把王妃丟東西的事說了。
這叫先下手為強。
要是董孝全先說……
哪怕沒證據,老頭子也會懷疑太子當年的事,與他有關。
“這要報了官,我這晉王府就成京城的大笑話了。”
他好像抱怨的道:“所以,剛聽說這事,我就讓人把報官的嬤嬤抓回來了。”
“……這幾樣東西,是真丟了嗎?”
“應該是丟了。”
晉王道:“兒子後來查了,有人恍惚看到什麼黑影,就是沒想到,會有偷兒敢到王府偷東西。”
“還是得查一查!”
太上皇已經在心裡,給了董孝全一記輕罰。
此人太過忠正,幹什麼都一板一眼,因為他已退位,他更傾向於皇帝那裡。
同時也因為他帶的這個頭,皇帝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也越發的多了些。
這是太上皇無法容忍的。
史書上,無權的太上皇,最後可都沒有好下場。
他英雄一世,可不想最後也成為一個讓人唏噓的傢伙。
“此事順天府董孝全失職了。”
太上皇很滿意兒子遞來的這個理由,“戴權,告訴皇帝,就說朕說的,京城各種大案奇案頻發,董孝全失職,罰俸一年。”
“……是!”
戴權偷偷瞄了一眼晉王,忙躬身應是,去通知皇帝了。
“父皇!”
晉王眉開眼笑,“您這樣幹,那董老頭肯定又要懷疑,是兒子給他下蛆了,回頭,他小心眼發作,肯定還要找兒子麻煩。”
“他敢!朕給你撐腰。”
父子兩個笑哈哈。
又說起北邊的將要輪流回來的有功人員。
“史鼎功勞不小,兒子聽說皇上有意再起封爵的盛況呢。”
晉王朝老頭子打聽,“您說,他……”
“唔~,當年他爹就是個能幹的。”
太上皇記掛他的老臣,“朕已經決定封史鼎為忠靖侯。”
“忠靖侯?”
晉王笑了,“這名字起得好。”他又提點道:“回頭您還是讓戴權去宣旨嗎?”
皇上想把史鼎弄到他手下,卻不料薑還是老的辣,只一招,不管是史鼎還是他,都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自然!”
封侯的聖旨,太上皇都寫好了。
史鼎是個能臣。
他在一日,當然是不想被皇帝攏了去。
皇帝也知道此點。
老頭子防著他,但只要不糊塗,其他都是小事。
只要老頭子寫好了聖旨,他就給蓋印。
以示他們父子同心。
二龍在朝,父子同心,也是宣揚教化萬民的典範。
至於說董孝全被罰俸,多小的事啊?
皇帝壓根就沒管。
反正他窮。
臣子們太富,他也會眼痠的。
“董大人八成是得罪晉王了。”
皇后瞄了皇上一眼,忍不住嘆了一口氣,“您要不問問。”
“有什麼可問的?問多了父皇心裡還不舒服,到時候老董會更倒黴。”
君臣一場,他就不給他添亂了,“不問,老董反而能放手施為。”
董孝全何等人也?
晉王在背後蛐蛐他,那就要做好被他針對的準備了。
皇上就願意看董孝全在朝堂上噴晉王的人,“回頭朕再找個機會,賞他一些東西就是。”
肯定比俸祿值錢就是。
這事太上皇教過他。
窮官、能官,要敲打著用,你越敲打,他們越能幹。
回頭你再賞個什麼,人家能肝腦塗地。
“……您心中有數就好。”
皇后覺得皇帝最近太順了,有些飄。
但他們這些年,難得能這麼順,她也不想煞風景。
“有數有數。”
皇帝笑眯眯的又從懷裡摸出一張紙來,“看看這是什麼?”
“銀票?”
還是五萬兩的大票子。
皇后吃驚,“是忠順王送來的?”
“對啊!”
皇帝把銀票子往皇后手上的一塞,“江南那些鹽商實在是有錢,這些個,回頭你看著用。”
過年了,他和皇后也不愁打賞了。
“成!”
皇后笑眯眯的收了,“北邊基本結束了,南邊……也不會再打了吧?”
太上皇的眼睛眯了眯,“丟了什麼?”
“一副唐伯虎的畫,一件哥窯的賞器,還有一個您當年賞的花鳥雙面繡。”
晉王也是沒辦法。
他得先跟老頭子以玩笑方式,把王妃丟東西的事說了。
這叫先下手為強。
要是董孝全先說……
哪怕沒證據,老頭子也會懷疑太子當年的事,與他有關。
“這要報了官,我這晉王府就成京城的大笑話了。”
他好像抱怨的道:“所以,剛聽說這事,我就讓人把報官的嬤嬤抓回來了。”
“……這幾樣東西,是真丟了嗎?”
“應該是丟了。”
晉王道:“兒子後來查了,有人恍惚看到什麼黑影,就是沒想到,會有偷兒敢到王府偷東西。”
“還是得查一查!”
太上皇已經在心裡,給了董孝全一記輕罰。
此人太過忠正,幹什麼都一板一眼,因為他已退位,他更傾向於皇帝那裡。
同時也因為他帶的這個頭,皇帝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也越發的多了些。
這是太上皇無法容忍的。
史書上,無權的太上皇,最後可都沒有好下場。
他英雄一世,可不想最後也成為一個讓人唏噓的傢伙。
“此事順天府董孝全失職了。”
太上皇很滿意兒子遞來的這個理由,“戴權,告訴皇帝,就說朕說的,京城各種大案奇案頻發,董孝全失職,罰俸一年。”
“……是!”
戴權偷偷瞄了一眼晉王,忙躬身應是,去通知皇帝了。
“父皇!”
晉王眉開眼笑,“您這樣幹,那董老頭肯定又要懷疑,是兒子給他下蛆了,回頭,他小心眼發作,肯定還要找兒子麻煩。”
“他敢!朕給你撐腰。”
父子兩個笑哈哈。
又說起北邊的將要輪流回來的有功人員。
“史鼎功勞不小,兒子聽說皇上有意再起封爵的盛況呢。”
晉王朝老頭子打聽,“您說,他……”
“唔~,當年他爹就是個能幹的。”
太上皇記掛他的老臣,“朕已經決定封史鼎為忠靖侯。”
“忠靖侯?”
晉王笑了,“這名字起得好。”他又提點道:“回頭您還是讓戴權去宣旨嗎?”
皇上想把史鼎弄到他手下,卻不料薑還是老的辣,只一招,不管是史鼎還是他,都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自然!”
封侯的聖旨,太上皇都寫好了。
史鼎是個能臣。
他在一日,當然是不想被皇帝攏了去。
皇帝也知道此點。
老頭子防著他,但只要不糊塗,其他都是小事。
只要老頭子寫好了聖旨,他就給蓋印。
以示他們父子同心。
二龍在朝,父子同心,也是宣揚教化萬民的典範。
至於說董孝全被罰俸,多小的事啊?
皇帝壓根就沒管。
反正他窮。
臣子們太富,他也會眼痠的。
“董大人八成是得罪晉王了。”
皇后瞄了皇上一眼,忍不住嘆了一口氣,“您要不問問。”
“有什麼可問的?問多了父皇心裡還不舒服,到時候老董會更倒黴。”
君臣一場,他就不給他添亂了,“不問,老董反而能放手施為。”
董孝全何等人也?
晉王在背後蛐蛐他,那就要做好被他針對的準備了。
皇上就願意看董孝全在朝堂上噴晉王的人,“回頭朕再找個機會,賞他一些東西就是。”
肯定比俸祿值錢就是。
這事太上皇教過他。
窮官、能官,要敲打著用,你越敲打,他們越能幹。
回頭你再賞個什麼,人家能肝腦塗地。
“……您心中有數就好。”
皇后覺得皇帝最近太順了,有些飄。
但他們這些年,難得能這麼順,她也不想煞風景。
“有數有數。”
皇帝笑眯眯的又從懷裡摸出一張紙來,“看看這是什麼?”
“銀票?”
還是五萬兩的大票子。
皇后吃驚,“是忠順王送來的?”
“對啊!”
皇帝把銀票子往皇后手上的一塞,“江南那些鹽商實在是有錢,這些個,回頭你看著用。”
過年了,他和皇后也不愁打賞了。
“成!”
皇后笑眯眯的收了,“北邊基本結束了,南邊……也不會再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