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抽獎 作品

第二百四十五章 文的還是武的?

 另一個很廣泛的但錯誤的認知:中日之間交戰了七年。

 這是把萬曆援朝戰爭誤導成一場連續的不間斷的戰爭,實際援朝戰爭是由壬辰倭亂(明軍第一次援朝之役),以及丁酉再亂(明軍第二次援朝之役)兩場戰爭組成(日本分別稱為文祿、慶長之役),而兩場倭亂之間,有長達四年的間隔。捋一捋戰爭進程就會發現明軍和日軍實際交戰時間很短,七年之間大部分時間都在議和扯皮,中日雙方實際交戰時間就是壬辰倭亂中的1592年7月,1593年1-6月,以及丁酉再亂中的1597年8月至1598年12月,只有兩年左右。

 中、朝共同的認識是:日本步兵很精銳,擅長刀劍肉搏以及火繩槍,但野戰往往不是薊遼騎兵的對手。甚至以往驍勇善戰、死戰不退的日軍精銳,在騎兵前都難以保持勇氣迅速潰逃。

 而明朝騎兵對付日軍主要靠三眼槍弓馬騎射,近處用刀劍鞭鐧砍殺,碧蹄館之戰,提到過明軍腰刀由於單手持握,長度較短,不及日本慣用的雙手長刀,導致騎兵陷入泥濘後在馬上和日本步兵短兵搏戰時陷入了劣勢,事後總結,對付日軍短兵搏戰要用“長槍大劍”,碧蹄館明軍總共陣亡二百多人,也斬獲了二百多個日軍首級,日軍具體損傷比明軍大得多。

 稷山之戰時,提到日軍則是“中箭被棍死”,可見明軍應該是裝備了鞭鐧之類的鈍器應對近戰。此戰明軍斬獲了31顆首級,朝鮮官員從前線明軍士兵得到情報是日軍被打死五六百人(俄而倭先放炮,唐兵一時跑馬廝殺,交戰良久,倭人中箭

被棍死者,幾至五六百,斬級三十餘顆),後來審問日軍戰俘進一步證實,實際打死日軍五百多人(到稷山地,為天兵所殺死五百餘名)。打死500人才割取31首級,可知明代軍功首級獲取之難,至少要使敵軍丟棄部分己方屍體敗退並控制部分戰場後才有機會割取。

 蔚山之戰時,甚至出現了更懸殊的交換比,在蔚山外圍的交戰中,明軍一人不損,就斬獲四百日軍首級,明軍整場戰役斬獲日軍首級一千二百多級,而外圍地區的野戰就佔了三分之一。

 按大河內秀元《陣中日記》記載,整個蔚山之役日軍總共折損了一萬八千多人,如果這個數字屬實,那麼恐怕蔚山戰役初期在外圍的野戰,日軍就損失了超過六千人,打出了堪比英法百年戰爭後期帕提戰役法國重騎兵對英國步兵的交換比。即使最終攻打島山失敗未竟全功,整場戰役交換比也超過了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