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整編大同明軍(4000字)
崇禎皇帝殺氣騰騰的看著代王一系:“你們說自己不想造反,好啊,那麼把你們的疾病拿出來?朕恰好懂一些醫術,正好包治百病!”
他這可不是瞎吹,崇禎皇帝賞賜的一刀斬首,什麼病都能治好了,可不就是包治百病?
崇禎皇帝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代王一系懸著的心徹底死了。
如果他們不懂體面,崇禎皇帝多半就要幫他們體面體面了。
沒辦法,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太多了。
人家趙匡胤承繼大統之後,可是專門找了塊大石頭,勒石為證: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這個誓發的,比司馬懿指洛水為誓有誠意多了,有字據,有證人(滿朝文武,天下共證之),有法律背書。
然後呢?
柴榮當時活著的還有4個兒子,除了登基的柴宗訓外,還有更小的三個弟弟,分別是柴熙讓、柴熙誨和柴熙謹。
其中柴熙讓和柴熙誨這倆人,在趙匡胤登基時,直接就丟了。字面意義上的:丟了。
高情商:失蹤。
低情商:屍骨無存。
剩下一個柴熙謹倒是沒丟,趙匡胤登基後交由潘美收養。
然後就死了。沒頭沒尾,反正就是死了。
成為了真·孤家寡人的柴宗訓孤零零的被遷到了房州,榮養了起來。
房州這個地方很多人可能不瞭解,從唐朝開始就是著名的榮養聖地。
正兒八經的“環滁皆山也”,四周一圈全是高山,只有一條小路可以進出,天然的監獄。
柴宗訓在這個地方默默的活到20歲,活到大宋的政治合法性完全沒問題了,也是吧唧一下,死了。
要說柴宗訓也爭氣,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依然沒有忘記鬥爭。堅持在用自己的身體戰鬥,20歲去世時硬生生留下了5個兒子。
結果他自己去世以後不久,5個兒子全部夭折。
嗯,肯定還是因為不聽話,所以就死啦。
等到後來宋仁宗繼位後,想要再政治作秀一把的時候,才突然發現:哎?我們老祖宗說要善待的的柴家後人呢?放在房州的好大一坨呢?怎麼沒啦?一個都沒啦?
最後只能是在柴家的家譜裡一通亂翻,從旁支的旁支裡找了一個叫柴詠的人,現在宣佈,他就是柴榮的後人,封了個從崇義公,算完活。
聽聽,已經這樣了,還崇義呢!
這就相當於把人家祖墳都扒了,還要再跳上去蹦迪。
所以代王一系,對於崇禎皇帝的威脅,心中是格外恐懼的。
他們就不會“因為不聽崇禎皇帝的話,然後就死了嗎”?
代王一系別的不行,史書應該學的還是不錯的,柴宗訓的故事肯定是聽說過的。
與其被當豬養上二十年,最後吧唧一下死了,還不如自己給自己一個體面算了。
雖然大同這裡沒有水池,不太方便“易溶於水”,但是和建文皇帝一樣“失火燒死全家”,還是不難辦到的。
就像朱棣殺了建文帝,關起門就地燒成灰,對外聲稱建文帝不見了。朱棣即位後,派出了幾個天下無人不知的秘使,大張旗鼓四處秘密尋找建文帝。
最終有人傳言建文帝逃走當了和尚,有人傳言建文帝跑到了東南亞,有人傳言建文帝當天就自焚。天下百姓對此皇家秘史奇聞津津樂道,傳播甚廣,也顧不上怪罪朱棣了。
萬一崇禎皇帝臉都不要了,直接學朱棣給他們來一出“失火”,那可就真的沒得哭了。
難道史官還能記載崇禎皇帝殺代王?肯定是“失火”啊。
就像天啟皇帝和明武宗都是“易溶於水”嘛。
就像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那一日,如果李淵不答應冊立李世民為太子,太極宮會不會失火,可就很難說了。
所以代王直接就給崇禎皇帝跪下了:“陛下,臣有罪,請求撤藩!”
崇禎皇帝對他一瞪眼:“你有什麼罪?可得說清楚了,到底是欺君,還是真的病了?要了欺君,那就按
欺君處理。要是病的沒有守土的能力,那麼就去南京養病!
你們到底是什麼罪?可得想清楚了!”
代王頓時就傻了,說他們有病的是崇禎皇帝,說他們裝病的也是崇禎皇帝,崇禎皇帝到底想幹什麼?
不過代王的腦子還是非常靈活的,很快就想清楚了崇禎皇帝想要什麼。
無非就是錢和土地嘛。
選擇欺君這個罪名,那就是崇禎皇帝按照造反來殺了他們,然後拿走土地和財富。
選擇病了這個罪名,那就是崇禎皇帝撤了代藩,然後把他們丟去南京。
再說了,南京也是好地方啊,起碼和西廠的大牢或者鳳陽高牆比起來是這樣的。
雖然大同的代王一系不太熟悉西廠特務,但是隻要搞清楚了他們的職能,就很清楚,這些人實際上就是加強版的東廠和錦衣衛。
對於東廠和錦衣衛,代王一系可就太熟悉了。
所謂不入詔獄,不知獄吏之貴啊!哪怕是落難的藩王,到了那群詔獄的獄吏手中,一樣得往死了薅羊毛!
等獄吏薅完毛,到了鳳陽高牆裡面,還有一群看守罪宗的死太監等著薅毛呢!
別管大同的代王一系攢了多少家底,都扛不住這麼薅羊毛啊。
與其進入鳳陽高牆受罪,還不如拿錢賄賂皇帝,讓他們去南京享福呢!
想通了這一層,這些代王一系的子孫馬上就明悟了:“陛下,臣和臣的兒子都有病啊,根本沒法當藩王!”
“對啊,陛下,臣等病的快死了,只想把全部家產獻給陛下,祈求陛下讓臣去江南養病!”
“是啊,是啊,臣自幼體弱多病,不難騎馬。”
“陛下,臣都病入膏肓了,實在是沒法衛國戍邊!”
看著這些非常聰明的代王子孫,崇禎皇帝就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些傢伙可都是大明的王爺,尋常的罪名根本奈何不了他們,搶個把民女,佔個三五千畝軍屯,打殺幾個老百姓就把他們的藩撤了,在封建時代走不通啊。
崇禎皇帝再怎麼喪心病狂,再怎麼搞獨裁統治,起碼對於手下的士兵還算比較愛護的。
這種事情發生在大明,反賊基本上可以喜提戶口本清空套餐了。
崇禎皇帝認為:當一個民族不能指望法律,還在指望著降臨一個青天大老爺來懲奸除惡,那這個民族就仍然沒有資格得到解放,更沒有實現所謂的站了起來!
所謂封建,就是有人作惡,沒人敢管。
所謂現代,就是有人作惡,其他人都在洗地,假裝沒人作惡。
不管承認不承認,特權作惡都是事實存在的,只有先承認特權,才有消滅特權的基礎。
可以說,正是因為這種特權存在,所以崇禎皇帝也只能用別的辦法對付他們。
畢竟大明朝一開國就是孝治天下,要親親相隱的。所以崇禎皇帝包庇藩王、郡王那是政治正確,誰要反對就是陷藩,等著被御史言官彈劾吧!
既然主持不了公道,直接就讓他們“主動撤藩”!
沒辦法,他們不撤藩,就得去當反賊了。
只要稍微識相一點,就知道像崇禎皇帝投降。
故而崇禎皇帝連連點頭:“好好,看來你們都已經知錯了,嗯,你們都病成了這樣,繼續留在大同當藩王,是不合適的。
這樣吧,朕格外開恩,讓你們去南京去治病,有病就要在南京好好的養著,就是養個七八十年也不要緊。
所有有病的宗室,就自己寫一份請求撤藩的奏章吧,朕給你們批!”
實際上,大明藩王的年俸是10000石,郡王是2000石。
這東西雖然不低,但是崇禎皇帝還掏得起。
可是藩王們在封地又是佔田圈地,又是庇護大農豪商,給明朝造成的損失就太大了。
有錢的都不交稅,可不就是隻能苦一苦百姓。
在苦一苦百姓和苦一苦藩王之間,崇禎皇帝果斷的選擇了苦一苦藩王。
其實不管怎麼選,都是有人的利益要受損的,都是時代的眼淚,是發展
的陣痛。
畢竟大同這裡沒有多少土地,被代王一系吃進去的利益太多了,就沒有多少土地能夠養兵了。
而把大同這裡的土地收入(租子)劃歸中央,就可以極大的改善大同部隊的資源投入,起碼能在大同這裡部署一個整編騾馬化明軍師(三個步炮團,一個騎兵團)!
有了這麼一支強大且精銳的明軍駐守,再加上大同本身堅固的要塞屬性,滿清不死個十萬八萬的八旗兵根本別想攻陷大同!
歷史上,皇太極五次入口之戰中就有一次從大同進來的。
有了這麼一個明軍師在這裡,他要是還想攻擊大同,崇禎皇帝會笑死的。
這裡,可比山海關堅固的多了!
很快,一眾代王一系的藩王就寫好了請求撤藩的奏章,他們都覺得自己沒本事,還病的很重,對不起祖宗,守不住藩地,所以羞愧難當,不敢再留藩地,以後去南京當個榮譽王爺就行了。
可以說,這種奏章一寫,王府,土地,免稅權和各種特權,全部都沒有了。
而且收入上,整個代王一系,被崇禎皇帝裁撤的只有每年三萬白銀的補貼,其他的全部沒有。
崇禎皇帝不減功臣的待遇,但是對於沒有什麼貢獻的藩王,那就可以大肆裁撤了。
他們在大同所有的王府,土地,不管是歷代皇帝賜予的,還是他們自己巧取豪奪來的,全部收歸中央
整個代王一系,唯一保住的就是性命,可以帶走的浮財,還有每年三萬兩的補貼。
崇禎皇帝看似寬容,實際上是非常嚴苛的。
整個代王一系的年收入,以往每年都在三百萬兩以上(他們自己搞來的,地租,高利貸之類的)。
如今直接腰斬到了三萬兩,真可謂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了。
而且搞完了代王一下,崇禎皇帝也不著急班師回朝,而是直接下令,清查大同軍田!
實際上,大同本是軍鎮,下屬八衛六十四堡,賬本上有十三萬兵馬,全靠土地供養。
只不過,這些軍屯土地,早就被人給瓜分了,所有衛所制度也就崩潰了。
當然,崇禎皇帝也不只是要查大同的軍田,還要查大同的虛兵!
什麼大同十三萬精銳,全是騙小孩用的,誰信誰傻。
根據滿桂的報告,最多隻有兩萬多人,不過他新訓練的兩萬新兵倒是足數的。
實際上,崇禎皇帝就是準備藉助戰勝的餘威,來好好處理和整編一下大同的明軍。
以往他要這麼搞,百分百會爆發出叛亂。
現在,大同這裡有崇禎皇帝的六萬多中央軍接管了城防,還有滿桂的兩萬新兵,總數已經超過了八萬。
而大同所有的兵馬,加起來才兩萬多,這可是一比三點幾的懸殊比例。
崇禎皇帝的兵馬這麼精銳,誰敢造反,就打死誰!
跟崇禎皇帝玩空餉這一套,很明顯是想吃子彈了!
當然,這裡也不是沒有出現亂子,只是絕大多數的亂子,還沒用傳到崇禎皇帝耳朵裡,就被李靖帶兵給滅了。
足足有上千亂軍和幾個高級軍官被李靖直接斬首之後,所有人很快就認清楚了誰才是大同真正的主人。
誰敢煽動兵亂,所有的亂軍和煽動者全部處決。
這種吃了崇禎皇帝的飯,拿了崇禎皇帝錢,居然還要造反的傢伙,全部都是和大同那些高級將官綁定死了的傢伙。
要是不把他們全部處決,以後叛亂就沒有成本了,人人都會想要造反。
要是造反失敗了被收編,成功了當皇帝,崇禎皇帝的軍令很快就會成為一張廢紙。
眼下漢人正在危難關頭,要是任由這些人搞事而不加以處理,那麼漢人就完了。
故而崇禎皇帝直接簽發了命令:所有抗拒改編軍隊,並試圖鬧事的軍官和士兵,全部處決!
沒辦法,這裡不是遊戲,不存在崇禎皇帝簽發一份命令,所有的部隊就都會心甘情願的被他整編,反抗或者鬧事的人,數不勝數。
而崇禎皇帝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用屠刀乾死
所有的反對者。
解決問題是很困難的,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更難。
但是乾死反對者,讓反對者的靈魂去地府,那就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了。
在這種血腥,殘暴,但是相當高效的壓力下,大同的明軍全部開始被崇禎皇帝進行整編。
崇禎皇帝也不著急,直接把這些部隊都交給李靖去整編,然後自己在大同總兵府接見所有被李靖認為不合格,或者不忠誠的明軍高級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