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泓瀚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三章 陰暗角落14

 “嗯。” 

 “在這個基礎上,我的猜測是案子由主謀策劃和實施,然後幾名同謀協助完成。而在作案的過程中,與死者有直接關係的同謀不參與其中,而是製造不在場的證明,以應對我們的調查。所以雖然我們能通過線索查到疑似同謀者的身上,但線索也就此止步。” 

 “的確如此,主謀希望我們查到一些事情,但又不希望深入的調查影響了他的計劃,同時又保護了同謀者。” 

 “問題就在這裡。胡興東遇害的時候,高俊松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那第二起案子呢?高俊松依然有完美的不場證明,也就是說,他依然沒有參與,由始至終,他就像是一個局外人。” 

 馬建國沉默了,應該是在琢磨這個疑點。 

 凌風繼續說道:“我們打個比方。假設主謀是A,同謀是1、2、3、4,1是高俊松,2是陳文亮,3、4都是未知的嫌疑人。A先幫1完成了復仇,2、3、4都參與了,然後暴露了1引我們調查,這時候1肯定不可能再參與案件,接著就是替2復仇,3、4參與,又或者還有5、6,但我們先放到一邊。然後再把2暴露給我們調查,接下來就是替3、4復仇,手法和之前完全一樣。” 

 “嗯,是一種交換殺人的手法,但現在的問題是,交換殺人是彼此都參與了,而這個案子,按我們現在的分析和猜測,這個1卻由始至終沒有參與。” 

 “要麼,他真是個局外人,只是巧合的被我們當成了嫌疑人,如果真是這樣,那就等於我們之前的猜測很可能都錯了,尤其是關於兇手棄屍地點的特殊性這一點。” 

 “但從案發後高俊松和陳文亮的反應以及我們掌握的線索來看,又不像是巧合這麼簡單,但如果他們都是局內人,是同謀,那高俊松置身事外的情況的確值得深思。”馬建國頓了頓,繼續說道:“如果高俊松只是單純被利用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其實倒也說的過去,替孩子報仇嘛,被利用來當棋子的代價不算什麼,但這樣的前提是其他參與者都沒意見,因為就算A提前做足了每個參與者的心理工作,如果過程中一旦產生了分歧,整個計劃就很可能以失敗告終。人心是最難預料的,其實這一點從A想到利用交換殺人的方法就不難看出來,他就是要把參與者牢牢的綁在一起,讓他們都參與,一根繩上的螞蚱,誰也擺脫不了誰。” 

 “所以問題就出在這裡,如果之前的猜測沒有錯,那麼這個1的存在就顯得很矛盾了,或許會是一個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