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奇 作品

第201章 大灣區的一道美麗風景


 “沙角炮臺重修,保存的有瀕海臺、捕魚臺、總檯部、林則徐紀念碑以及重達六千斤抗英鐵炮、克虜伯炮等實物。” 

 “有歷史感。” 

 “威遠炮臺,建於道光十五年,環築在虎門威遠島南面海邊。長約五百米,安炮四十門。設有炮洞、槍孔、站臺、彈藥庫、兵房和壕道。還有東西城樓各一座,碼頭一座。它與附近南山、鎮遠、靖遠幾個炮臺,及與之遙遙相對橫檔、永安、鞏固等炮臺,構成虎門海口第二道防線。 

 “對面應該沒有了。” 

 “當年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領官兵,就是在防線,抵抗英國侵略者。這裡還有個相當神奇,慘烈的故事,就是東莞民間口口相傳的節馬碑。” 

 聽孫立新說到這裡,楊中華也來了興趣: 

 “一場戰爭跟一匹馬,會有很大的關係?” 

 “清同治元年冬,水師提標中軍參將鄭耀祥,與右營遊擊賴建猷,為紀念鴉片戰爭時期愛國將領陳連升生前的一匹戰馬,立了一塊黑雲石雕刻《節馬碑》。碑上面刻著一匹駿馬,和一首《節馬行》詩及引言。” 

 “我看過了。十分感人。” 

 “記載陳連升殉難後,生前所騎戰馬,被英軍掠到香港,因懷念舊主,忠貞殉節的經過。詩文裡說:” 

 “這故事太好了。” 

 “馬到香港,不肯吃給它食糧,不肯效勞。每天向北,四蹄飛揚,嘶啼悲鳴,終於絕食而死。碑當年立於虎門寨東坊,關公天培祠右側牆邊。那年虎門淪陷,關天培祠被日軍焚燬。” 

 “關是個英雄。” 

 “後來在該祠遺址瓦礫當中,找到《節馬碑》中段,後又在居民家中,找到前段。後段是後來在關岳廟橋下找到。這塊碑才得以復原。” 

 “你厲害了。” 

 “我想就用節馬碑故事作為主題,仿黑雲石雕上石馬,造一座節馬形象。再以馬為中心就建他一座: 

 “濱海新城。” 

 “你有東莞城,聽濤湖,在建立蜻蜓城。遠點有松山湖城。現在又要濱海城。” 

 “新興的東莞城,成為超大城市的一個特點,將與所有的大城市不同,我們是組建的中,由分散的一座座小城的群體。這樣感覺更加現代化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