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擔心 作品

386 新的局勢 宋時傑的藍圖

 屆時面對的局面是:

 八路軍基本佔領一些偏遠的縣城鄉鎮和村莊。

 日軍則是收縮兵力,牢牢的佔據那些依託交通線而形成整體性防禦體系的各大主城。

 以農村包圍城市的局面將徹底形成。

 八路軍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繼續發展,等待著最終以農村包圍城市之後,全面武裝奪取城市政權的最後反攻階段。

 ——當然,這只是圍繞著太行地區的可以預計的大好局面。

 而獨立野戰支隊是整個太行地區八路軍的絕對精銳部隊。

 繼續留在太行根據地其實作用已經不大。

 總不能在眼下階段就直接集中兵力,猛攻太原,陽泉,昔陽等各大主城吧?

 所以老總在私下裡向宋時傑透露的意思是:

 接下來,獨立野戰支隊將進入第二階段的作戰,戰場將從太行地區轉移,向外輻射,比如地域遼闊,地勢平坦,極其適合發揮機械化作戰優勢的晉北地區,綏遠地區,蒙疆一帶。

 而這與宋時傑所規劃的獨立野戰支隊未來發展的藍圖是不謀而合。

 獨立野戰支隊要進一步的晉升轉化為全面化的機械化作戰部隊。

 勢必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適合發揮機械化作戰優勢的戰場。

 那麼地勢平坦的蒙疆地區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此次先是圍繞著太行根據地,繼而圍繞太原,大同,包頭等各地爆發的戰局,徹底打開的局面,正是為了這一步做鋪墊。

 獨立野戰支隊的機械化作戰精銳迅速迂迴之後,迅速攻克了日軍北部的包頭,歸綏,陶林,集寧。

 更是直接撼動了鬼子駐蒙軍的鋼鐵要塞大同。

 致使駐蒙軍的軍事力量大幅度削弱。

 如此局面下,趁機在晉北,綏遠,蒙疆地區開闢敵後抗日革命根據地,勢必事半功倍。

 ……隨著時間推移。

 往北一帶的局勢迅速演變。

 日軍迅速調動各方軍事力量之後,河北地區的鬼子十二軍增派數個旅團西進,關東軍方面甚至直接抽調了一支邊境師團南下增援,筱冢義男將防守太原的軍事力量抽掉了一半北上。

 鬼子張開大網,以張家口和太原為出兵基地。

 從大同的南面和東面以鉗形攻勢迅速推進,企圖將大同周圍一帶的中國抗日武裝一舉消滅。

 為了確保反攻的勝利,日軍同時從各軍抽調了大量的航空力量,調派大小飛行部隊十幾支,配合主力推進。

 面對鬼子聲勢浩大的報復性反撲。

 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晉綏軍區,以及北上增援的太行根據地部隊,按照既定的作戰計劃,迅速有序的進行撤離。

 

 來時如浪濤洶湧。

 去時若人間蒸發!

 各路主力部隊的撤離速度之快令日軍為之錯愕。

 ——物極必反。

 高瞻遠矚的八路軍領導人們早有這方面的意識,所以在全面打開大同北部地區的戰局之後,其實就已經在安排各路部隊的暗中撤離計劃。

 從一開始,八路軍方面就沒有想過要長期佔領包頭,大同,歸綏這些重城。

 純粹是趁著小鬼子沒有反應過來,打下來,佔些便宜,抹嘴就走。

 從主城周圍迅速撤離,退守到偏遠的一些郊外和村莊。

 因此,日軍集結重兵的反撲進展十分順利,順利到令日軍指揮部方面為之錯愕。

 僅僅用了不到一天時間,日軍便迅速的穩固了大同北部,以及陶林,集寧,歸綏地區的局面。

 包括包頭地區。

 傅司令也是雞賊,虛張聲勢的反攻,進一步擴大攻佔包頭的戰果之後,在日軍集結兵力反撲之前,連忙率領部隊分成多路撤走。

 如此就像是一晃眼的時間,原本丟失的包頭,歸綏,陶林,集寧等各諸城,又被日軍重新攻佔控制。

 若非是各城幾乎被洗劫一空的軍火庫,物資庫,以及周邊的軍事基地,工礦企業,這一切對於日軍而言就像做夢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