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擔心 作品

375 長島的妙計

 弄不好還會掉進八路軍的陷阱,被以逸待勞的八路打個灰頭土臉。

 這20師團的牛島還在太行深山裡面當老鼠呢!

 他可不想當第二個牛島!

 長島這個老鬼子是個中國通,尤為了解一些中國戰史。

 思索著自己當下的處境,他便忽然覺得自己此時此刻的情況,跟當年明清之間濟南府戰役有點類似。

 這大同就是濟南府。

 要是不救大同,丟失苦心經營的大同地區,丟掉這大量囤積的物資和城內軍工生產企業。

 物資損失慘重不說,對於日軍的軍威而言更是沉重的打擊。

 屆時別說駐蒙軍不會放過他。

 甚至天皇都不會放過他。

 但是怎麼救又是一個大問題。

 總不能學濟南府戰役中的那些蠢貨,今天增援這個,明天防守那個,時間全都耽擱在跑路上了,一場有用的戰鬥都沒有打下來。

 如果不能打敗八路軍的攻城主力部隊。

 今天你來他走,明天你走他來,這就陷入一個無解的循環。

 而且八路軍的地盤是破山溝毫無價值,但是皇軍的地盤為了長期佔領,可是花了不少真金白銀建設的。

 最終,長島在迅速的思索過後,並不決定按照司令部的命令,以最傳統的戰術思維,率領南下部隊增援大同。

 他料定此舉對於解救大同無濟於事。

 另一方面,長島中將堅持認為:日軍在大同經營多年,將大同的防禦工事打造的異常堅固,整個大同就像是鋼鐵要塞一般。

 別看八路軍陣仗鬧得不小,想要攻佔大同,短時間內他們根本不可能做到。

 甚至可以說,八路軍壓根就攻破不了大同城。

 於是,長島召開緊急軍事會議之後,將自己的想法和一眾旅團長,聯隊長們講了一遍。

 然後拿著情報說道:“根據情報顯示,到目前為止,大同地區有八路軍獨立野戰支隊,有120師的358,359旅,還有幾個新編旅,還有延安留守兵團,還有山西新軍,還有各類番號不明的部隊。

 諸位覺得,這場增援戰咱們要怎麼進行?”

 話一出,一眾鬼子軍官們有些傻眼。

 就連急先鋒11聯隊山木都傻眼了,他急吼吼的表示要為黑山大佐報仇,可他也沒本事一個人打這麼多部隊!!!

 這些年八路軍迅速壯大,整體的實力和戰鬥力,早已經不是日軍印象中的那些裝備落後的叫花子部隊了。

 而實際上,八路軍的兵力遠比鬼子想象得還要多。

 除了晉綏軍區主力部隊,延安留守兵團,還有大同地區解救戰俘和青壯迅速編練而成的光復縱隊外。

 山西新軍也在續司令指揮下抽調了整編過的五個旅,前往支援。

 這段時間山西新軍和舊軍的矛盾爆發,但是延安方面跟老閻達成協議,對新軍
 

進行分割,簽訂一系列協議:

 晉綏根據地以汾離公路為界,不再往南發展;八路軍給給老閻提供日用品,藥品,紡織品等特許經營權;八路軍贈與晉綏軍一批繳獲的日軍補給和彈藥;八路軍再支付一筆新軍培訓費。

 雙方算是正式達成互助同盟協定。

 這也是此次大戰,晉綏軍願意協助,向太原方向發起進攻的原因。

 ——龜縮一隅的晉綏軍再不抗日。

 整個山西怕是都沒人知道還有他們這麼一支抗日武裝了。

 南邊的中條山中央軍也想佔他老西的地。

 北邊八路軍一下子分走比歷史上還多的新軍——八路軍不斷抗擊日寇,威望所致,願意加入新軍的自然越來越多。

 超過十萬人的部隊加入八路軍陣營。

 就連一些在敵後的晉綏軍部隊,也脫離作戰序列,自願加入八路軍。

 只能說大家都是為了抗日參軍而來。

 一個是消極抗日,不斷後撤失利的部隊,體系沿用舊軍閥的那一套,腐朽而落後,早就不得人心了。

 另一個是積極抗日,不斷取得勝利,一支真正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命運而戰的新革命新信仰部隊,深受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但凡有些血性的軍人,都知道怎麼選擇才是光明的方向。

 大家都是山西人,你老西戰敗,還可以拿著財產跑路到大後方,甚至跑到國外去。

 我們這些本地人跑去哪裡?

 再加上這兩年八路軍的宣傳部門通過廣播,報紙,文藝隊等各個方面對根據地建設和對日作戰的各類新聞報道,讓山西地區老百姓重新認識了什麼是八路軍,還用上了八路軍根據地生產的精美廉價商品,無形之中對八路軍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