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師師 作品
第280章 夷輿商業區
燕州城外,戰火紛飛,喊殺聲震耳欲聾,戰鬥進行得如火如荼。而在數百里之外的蔚州,卻是另一番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五月的微風輕拂著蔚州和廣昌縣的山邊,眾多身影正在田間辛勤勞作,種植著一種新奇的作物——棉花。
原本,那些習慣了傳統農耕的人們對這陌生的作物頗有牴觸,畢竟農活的慣性讓他們更傾向於熟悉的作物。
然而,此時縣裡的土地皆歸公有,這一變革讓不少地主心生不滿,他們本不想參與農業合作。
可縣衙一聲令下,那些拒不配合的地主瞬間陷入困境。
蔚州郡下轄的三縣兩鎮明文規定,不按照縣衙要求種植農作物的,徵收土地稅時不再考慮天災或戰爭導致的減產,拒不繳納農田稅的則一律按抗稅懲處。
而且,絕大部分農戶都參與了聯產合作社,他們以縣衙劃分的村、公社為單位,進行著有條不紊的出工生產。
沒有了佃戶給他們種地,這些地主就一個個的傻眼了。
在古代,有地故意荒廢不種地是重罪!不像後世,有地不種還能享受某種待遇。
趙生之所以如此安排,旨在有效地整合人力資源,讓人們從事更適合自身的工作。在同工同酬、按勞分配的原則下,大多數人都切實地得到了實惠。
在官員任命方面,更是實行了嚴苛的三級考核制度。
第一級是由被管理者評分,
第二級是等同官員相互比較考核,取中間線進行衡量,
第三級則是上官與督察組的評定。
尤其是這第三級,倘若上官的寫評與督察組不符,上官極有可能受到牽連。而且督察組的寫評採用抽查制度,神秘莫測,無人知曉究竟是誰在執筆。
一個底層官員,無論如何也難以做到讓所有督察組的人都為自己寫下好評。
許多心懷叵測的敵對細作暗中窺探著蔚州的三縣兩鎮,他們驚訝地發現此地糧食儲備並不充裕,心中滿是疑惑。
不過,這些地方總有各類商品出售,吸引著周邊各國的商人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