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諸葛亮還想多活20年

 但劉備始終不放棄百姓,在諸葛亮的建議之下,劉備忍不放棄百姓,帶著百姓逃跑。 

 這一細節說明諸葛亮不僅僅是從軍事戰略出發,而是時時為劉備考慮。 

 從而體現了諸葛亮一旦認定了主公就誓死追隨的決心。 

 赤壁鏖戰,曹操大敗,諸葛亮料定,曹操必走,華容道,特意安排關羽鎮守華容道,給關羽賣個人情,也是為劉備考慮。 

 因為關羽太難駕馭,心高氣傲,視天下英雄為草芥,如果不殺一殺他的傲氣,對今後劉備完成大業埋下隱患,可見諸葛亮用心良苦。事事為劉備考慮周全。 

 等奪取荊州之後,大軍收復西川,此時諸葛亮還是擔心關羽鎮守荊州欠妥,特意叮囑關羽,要想荊州萬無一失,必須記住:"北據曹操,東聯孫權"。 

 諸多事件都在說明諸葛亮可謂是煞費苦心,大事小事都要事事操心。 

 劉備拿下荊州、益州之後,為了給三弟張飛報仇,不顧諸葛亮、趙雲的勸阻,執意攻打東吳。在其過程中諸葛亮每日都打聽劉備的用兵戰略。 

 最後,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白帝城託孤可謂是三國的經典,可諸葛亮情真意切,答應劉備輔佐劉禪。這時候把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劉備死後,諸葛亮為蜀漢丞相,劉禪尊稱為相父,這時候諸葛亮的權力達到了頂峰。可謂是事無鉅細。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把所有的大事小事都一一處理,此時的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心願,已經把生命置之度外了。 

 在諸葛亮六出祁山體現的淋漓盡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把生命都交給蜀漢了。 

 諸葛亮28歲出山到54歲病逝於五丈原,他的偉大在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正是華夏國人所敬仰的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精神。 

 如果沒有這一點,就算諸葛亮再有經天緯地之才,也不會受到後人如此的崇拜。 

 “不是一個仁義之人,在當年危機的時候,沒有丟下那些窮苦的百姓。 

 亮是認可了他的為人,所以才認他為主公陪他一起打天下的。 

 亮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無愧於天地良心。”諸葛亮說道。 

 在夏景天看來,諸葛亮便是敬業的表現,為了主公劉備,奉獻了自己大半生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