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給朱元璋提建議,愛聽不聽
“推恩令”之名實在太大,明朝藩王們當然也知道,所以朱棣不能明目張膽地直接借用,否則傻子也知道他是名為推恩,實則削藩。於是朱棣換了一個辦法。
朱棣結合另一位英明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辦法。
他登基之初,先是採取優禮諸藩的作法,以換取他們的承認和支持,以便麻痺藩王,如恢復被朱允炆所削藩王的王位,並多給賞賜。
然後將藩王們的藩國由邊塞改為內地,所有邊關一律由國家管理,邊軍守衛,其實就是收歸朝廷。
這樣一來,不用守衛邊關的藩王,自然也就沒有理由再保留大量軍事力量。
其護衛也由三衛被削減為一衛,最少者甚至只有三四十個兵卒,其規模還不如一些豪族大戶。
沒了兵權的藩王,對皇帝的威脅自然就低到了極點,這時候的他們還不是任朱棣隨意拿捏?
在之後的日子裡,只要逮到哪個藩王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了,朱棣想削就削。
齊王朱榑陰蓄刺客,以私兵據守青州,永樂三年被朱棣貶為庶人;
谷王朱穗磔殺王府長史,招匿亡命,造戰艦弓駑器械,意圖不軌,於永樂十五年被朱棣廢為庶人,宣德年間被關押至死。
一頓胡蘿蔔加大棒伺候,明朝的藩王們都老實了,除了正德年間寧王朱宸濠生有異志,造了次反外。
其它諸王都被皇帝大臣們圈養了起來,平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吃飯和生孩子,以至於明末時國家要養活的宗室子弟多達數十萬之多,這也造成了明朝財政崩潰,最終被滅的原因之一。
“我要求朱家的子孫,全都要能文善武,為大明效力。讓他們享盡榮華富貴,有什麼不對嗎?”朱元璋說得有理有據。
“太祖的想法是好的,而且你的這些兒子,孫子,因為有你看著,全都是能文能武,都是出類拔萃的。
可是在三四代之後的子孫,他們不用為大明出力,就可以享受好的生活。
所以沒有人再學文學武,而且一代不如一代。到了七八代後,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就讓朱家子弟,一起參加科舉,可是沒有出類拔萃的人。他們就算不參加科舉,也有享受不完的俸祿。
這樣就導致他們,全都變得好吃懶做,仗著皇室的身份,為非作歹,違法亂紀。
而朝廷上的人,因為他們的身份,不會對他們從重處理,導致他們越來越肆意妄為。
引得百姓怨聲載道,才會農民起義,清兵入關,大明滅亡。
太祖你如果想讓大明延續時間更長一些,就要建立一套傳承,還有獎罰制度。”夏景天指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