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紙引爭鋒
他們現在處理政務或想要寫點東西,都是通過竹簡,但凡字數多了點,那竹簡可能好幾十斤,不僅重,還很佔地方。
因此,往往得專門有人幫他們拿竹簡,實在是太多太重,可換成這紙,那便大不一樣。
這一張紙能記下好幾卷竹簡的內容,原本的幾十斤竹簡,也不過用幾頁紙,而以這紙的份量,怕是一歲稚童也可拿得。
且這紙似乎還可摺疊,那便更好了,到時可隨身攜帶,哪還用人專門相拿?
查閱某些典籍或卷宗時也一樣,以竹簡記錄卷宗,有些事一卷竹簡記錄不下,便需數卷,乃至數十卷,不僅記錄之人不便,存放也不方便,他們查閱時也不便。
倒是用了這紙後,原先須以多卷竹簡記錄的事,現在只需一張或幾張紙,存放更便利,查閱時也方便,無須在大堆的竹簡中翻找。
從紙相比於竹簡的便利中,眾臣中有人還想到了一個問題:如今天下間讀書識字者甚少,其中一大原因便是書籍較少。
書籍皆為竹簡,不便攜帶,自然不好廣而流傳,可紙卻便於攜帶,將之放出後,必會為天下百家用來傳播自家學派的經義學問,從而使天下間的讀書識字者日漸增多。
但天下間讀書識字者增多,是好是壞?
見所有大臣都已停筆,嬴政問道:“眾卿以為這紙如何?”
嬴政話落,淳于越高興地起身恭賀道:“臣為大王賀,大秦有此物,教化可興,天下可定。”
淳于越是真的高興,這紙若傳於天下,儒家絕對會受益。
到時,他們儒家的經典隨之傳萬家,天下人人皆知儒,不是教化可興?
而人人都知儒,遵禮守儀,天下不是可定?
不過,這個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需得解決,他們儒家會受益,其他百家也會受益,如道家、墨家,需設法讓這些百家不能傳播學說。
這時,一名大臣憂心忡忡地起身:“淳于博士大謬,此不為賀,乃禍也,臣請禁此紙,不使之流於天下!”
淳于越看向這大臣,反問道:“此紙利於大王,利於我等,利於天下,何言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