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此世再無漢之留侯
嬴政會允許張良見李念,固然有惜才之意,但同時也是因張良結局已定,就算他知曉了李念來歷也不能怎麼樣。
李念點頭道:“是!”
張良笑道:“想必念兄所知歷史上的那位張良評價還不錯?”
李念道:“豈止不錯,他被稱為‘謀聖’,在漫漫兩千年曆史中,不說穩進前三,但入列前十,想必沒有多少爭議。後世王朝設立武廟時,他是作為副祀。”
張良點了點頭,全都明白了,秦王是從這位後世人這裡知曉了後來的歷史,所以才格外欣賞禮遇他。
項氏一族會突然被抓到咸陽,全族盡滅,當也是因這位後世人告知的歷史,讓秦王覺得項氏一族是禍患,故而提前除去。
但這些也反證明一件事:在本該發生的歷史中,秦滅亡了!
可惜如今大概不會再發生了,即使發生,他也看不到了。
張良並未多問在本該發生的歷史上關於他的事蹟。
問了又如何?
什麼“謀聖”、什麼副祀武廟,那是屬於另一個歷史上張良的榮耀,不屬於他。
再者,提到那個張良的事蹟時,必會涉及在本該歷史上其他反秦的義士。
如果可以,張良還是希望他們能不被提到。
儘管他也知曉就算他不問,這位後世人還是會告知給秦王,但能為那些素未蒙面的反秦義士們減少一點風險是一點。
張良看著李念,笑問道:“念兄為何要助秦王?”
這問題讓李念沉默,殿內可不只有他和張良,還有侍衛、內侍、宮女,這些中必有人要將他和張良的這番談話告知給始皇。
始皇能允許他和張良談話已算大度,但絕不會允許他們密談,談話的內容必須要為其所知。
思索了一會兒,李念道:“有很多原因:不瞞良兄,一是我貪生怕痛,畏懼大秦的酷刑;二是我覺得如今的大秦可以變好,不重蹈我所知歷史上的覆轍;三是不想看這天下再起戰亂,生靈塗炭。”
“也許在良兄看來,秦、楚、燕、齊、趙、魏、韓,七國是不同的,彼此攻伐沒什麼,但於來自後世的我而言,七國都是一家的兄弟姐妹,同為華夏血脈,不該互相殺戮。”
“而在如今這個時間,一個能變好的大秦有利於天下穩定,減少同家兄弟殺戮的可能。”
“四是我希望這個世界的華夏能不重複我所知歷史上的某些事。”
“世界很大,幹嘛要一直在這片土地爭來鬥去,一家兄弟殺來殺去?若想爭勇鬥狠,何不去與外族鬥?外面的天地廣得很。”
張良聽懂了李念之意,他並不是為幫助大秦,而是為華夏。
只是如今大秦統一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可將大秦視為華夏,助大秦有利於他目標的實現。
張良這是不知李念穿越時是直接掉到了嬴政面前,要是穿越到了沛縣劉季面前,估計又會換一套說辭。
對如果是穿越到沛公面前,自己是否會離開沛公,主動跑去始皇面前自曝來歷,通過始皇來給此世華夏帶來改變?
李念也曾設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