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土撥鼠的松鼠 作品

第120章 秦王身邊有大才

 “此中必是有人諫言,令秦王有變。諫言之人當有大才,對民眾瞭解頗深,知曉秦滅六國,雖於六國之民有滅國之仇,殺親之恨,然諸般仇恨皆可化去,民之所需,不過為飯足衣足也。”

 “只需秦王能與之好處,其等

自會放下仇怨,齊人如何、韓人如何、趙人又如何?碌碌小民,只知小恩,而忘大義!”

 中年男子語氣中含著不甘、不屑、不恥,以及對六國民眾“恨鐵不成鋼”的不滿,認為六國民眾被秦王區區小利引誘,而忘記了秦帶給他們的國仇家恨。

 你們怎麼能忘,是秦滅了你們的國,害了你們的王,殺了你們的親人,你們要起來反抗那虎狼之秦,怎麼還因為秦王拋出的一點蠅頭小利就開始歌功頌德了?

 其實,中年男子不明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興亡,匹夫無責”。

 六國百姓雖在名義上齊國人、韓國人、楚國人,但楚國王室得到的珍饈會分他們一杯嗎?齊王用的玉器會讓他們也享用嗎?

 不會!

 那齊王被擄和楚國滅亡,又和齊人、楚人有多大關係?

 享受好處時,沒他們的份,現在亡國要復仇了,就要他們上了。

 中年男子覺得他恨秦,亡了國的六國百姓當然也要恨秦,若不恨,那就是“只知小恩,而忘大義”,那就是背叛,孰不知他和普通民眾根本不同。

 他們是高高在上的貴族,跟著王室吸取民脂民膏,吃好喝好,而普通民眾卻是被他們吸取的對象,所謂的齊國、楚國,更多是他們這些貴族的國,和民眾何干?

 既然如此,那麼捨棄原來的齊人、楚人、韓人身份,變換為秦人,又有何不妥?

 反正在原先的國,也沒拿他們當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