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捲土重來也不行
李念古怪道:“後世多有辱沛公而好項羽者,認為沛公卑鄙無恥,是個潑皮無賴,霸王有情有義,是條英雄好漢。”
“尤其垓下之圍,其與虞姬相別,更有一典故‘霸王別姬’流傳千古,為後人稱頌,多被用來形容英雄末路。”
“‘霸王別姬’還有一首詩與其相配,那項羽自己作的詩: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騅’是指項羽常騎的一匹駿馬,‘虞’指的正是‘虞姬’!”
始皇評價道:“其到如此境地,還不是其自為之,有何悲嘆,有何可惜?”
說這話時,始皇想到了大秦滅亡,項羽會落到“霸王別姬”、“烏江自刎”,主要是項羽自身的原因,大秦二世而亡也是大秦自身的原因,不也一樣?
不過現在,大秦定能避免二世而亡的結局,項羽也不用擔心會和虞姬相別,在烏江自刎了,都不會再有機會遇見虞姬。
這一次,始皇沒有問李念,項氏一族該如何處置,他心中已經有了決斷,不需要李念再為他參考。
李念知道始皇心中定是對項氏一族充滿了殺意,但他也沒想過勸諫始皇,他對沛公、張良等有好感,對項羽卻沒多少。
始皇這時想到了一個問題,問道:“為何後世人多喜項羽,而惡沛公?”
雖然李念沒刻意去抹黑項羽,但始皇還是看出他對沛公和項羽態度上的不同。
李念道:“後世大多人雖上學讀書,但並非人人皆知史,反倒是些典故,如‘霸王別姬’,幾乎人盡皆知,且‘霸王別姬’為悲情,常更能使人感同身受。”
“再者,史料為人著,人皆有情,自然會有好惡,臣所言史實大多出於太史公所著《史記》。而太史公此人,以臣觀之,有些許瞧不起沛公,而為項羽鳴不平之意。”
這不是李念胡說,而是《史記》確實如此記載。
太史公以大篇筆墨描寫項羽死前經歷,宛若親眼所見,將之塑造為一個悲情英雄。
且在
《項羽本紀》中對項羽的殘暴或不寫,或一筆帶之,但對項羽做過的好事,卻會大書特書。
雖然《史記》記載的是太史公收集整理的史實,太史公應當也沒有因個人之念修改史實,但其中偏好,顯而易見!
始皇點了點頭,史官也是人,在記錄歷史時可能會如實將史實記下來,但在具體記述時可能會含有個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