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我生煩 作品

第108章 純粹的數值,純粹的強度,純粹的霸道!

 【“更何況,陛下崩殂,東宮順勢繼位,秦王、魯王都是其中的受益之人。”】

 【“難不成你是要讓晉王殿下坐視像這樣弒君的小人上位,靜待這大周的社稷覆滅嗎?”】

 【董費啞口無言。】

 【“如今殿下為了社稷的安危,替父報仇,不惜名節,方是大義所在。”桓盛轉身又道:“殿下,像這樣不辨是非之人,您應當逐出朝堂。”】

 【楚世昭只是笑了笑道:“無礙。”】

 【“如今天下初定,朝堂未安,像這樣敢於進言的人,才能利於朝堂,我自知才能不足,這才需要群臣的鼎力相助。”】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楚世昭開口道:“我並非是那種不願意接納良言賢士的人。”】

 【“若是天下言官,都能敢於直言,指出弊政所在,我朝昌盛指日可待。”】

 【楚世昭並沒有怪罪董費的失言,而桓盛所說的話,也讓董費陷入了深思之中。】

 【朝會上,楚世昭不急不緩地繼續說道:“我在長安外立下的無字碑,便是我的態度,我的心意,我的志向所在。”】

 【“與其輕言治罪大臣,不如就讓諸位看著這朝堂一點點的變化。”】

 【董費跪拜在地,楚世昭寥寥的幾句話,讓董費歎服楚世昭的氣度和容人之量。】

 【如今想來,他剛才所說的諫言,大有咄咄逼人,為難楚世昭的意思。】

 【但大多都是無端指責,以小人之腹度量君子,若是楚世昭真是暴虐之主,為了皇位不擇手段,如今的他戳出對方的痛點,卻沒有加罪在身,這隻能證明楚世昭心中的坦蕩。】

 【因為楚世昭不認為這種事情是汙點,還願意讓別人來點評這些事。】

 【永晉三十年四月,桓盛以天下不可無主,國家不可一日無君為由,勸說楚世昭進位稱帝。】

 【楚世昭婉拒,以‘父皇新喪’之事,應當儘快操辦永晉帝的白事為重。】

 【永晉三十年五月,身居范陽的盧恩,在惶恐不安之中病逝,他請辭之後,在永晉帝的旨意下告老還鄉,而盧恩本是東宮太子之人,如今與他並不對付的楚世昭得以掌握朝堂,讓他感覺大難臨頭,心中懼怕不安,因此得疾,而盧恩的兒子盧毅擔心朝堂追責當年他棄守大同之事,與范陽節度使馬溯安合謀。】

 【盧毅認為如今朝堂並不安穩,楚世昭繼位還沒有到大勢所趨的地方,大周王朝又吏治腐敗,兵力衰竭,若是在范陽起兵,一路攻打長安,未必沒有說法。】

 【他勸說馬溯安共圖大業,馬溯安心有所動,很快就同意了盧毅的策謀,兩人開始在范陽經營,準備待時而動。】

 【永晉三十年六月,董費進言,向楚世昭提出了“十事要說”,將永晉帝一朝以來的朝堂弊端一一指出。】

 【在這十事要說之中,包括了勿貪邊功、廣開言路、獎勵正直大臣、勿使皇族專權、勿使宦官專權等等。】

 【所謂的勿貪邊功,就是勸導楚世昭不要在朝堂空虛的時候擅動兵力,對外發動戰爭。】

 【後面所說的諸多諫言,大多也有實質的出發點,楚世昭一一接納。】

 【在此後的時間裡,楚世昭整改吏治,將很多永晉帝一朝被冤假錯案被下罪的官方釋放、平反出來,時年,大周王朝出現了嚴重的蝗災,對莊稼的破壞異常嚴重。】

 【楚世昭就讓董費試著去管理農業,滅蝗救災,而董費雖然沒有這樣的才能,但他卻有一顆想要為國家出力的心。】

 【在這期間,楚世昭勸導董費,告訴他想要真正救治蝗災,一定要親自下鄉探查各地蝗災的情況,親力親為,天下之事中...那所謂的聖人書是拿來給人

看的,而不是拿來辦事的,只有腳踏實地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董費深以為然,下令各郡縣要全力以赴消滅蝗蟲,有功之人進行獎勵,在楚世昭和董費互相之間的支持和政策推動下,蝗災很快就被撲滅了,這讓大周王朝的民心有了回暖的情況。】

 【永晉三十年九月,楚世昭為了安撫群臣,他沒有輕易地就將永晉帝一朝的舊臣進行人事調動,安撫了大量的群臣,這讓朝堂逐漸穩定,百官開始接納楚世昭這樣的一位全新君主。】

 【永晉三十年十月,楚世昭暗中調度人事,主張要公正選才,量才使用,他更加看重人的品德和才幹,而不是看重其背景,這一時期,朝中開始湧現新的人才干將。】

 【郭憂、文俞相繼出仕朝堂。】

 【永晉三十年十二月,楚世昭開始精簡機構,裁減多餘官員,把永晉帝一朝以來的許多無用的官員一律裁撤,這些官員大多出身士族,有著雄厚的背景,卻以‘二世祖’的方式,不僅沒有輔佐朝堂,大多是空吃俸祿,消極應事。】

 【楚世昭如此作為,不但提高了效率,也節省了政府支出,緊隨其後的是‘考成法’的陳推,這一法一經推出,朝堂的行政效率,官吏們都開始進行積極地處理朝內外的各種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