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我生煩 作品

第83章 ‘晟武之治’的帷幕!!!(昨天的第三更,遲到了。)


 【你的名字叫楚世昭。】

 【你是永晉帝的四皇子,你母妃的名字叫路洛斐,出身於普通的官宦之家,也是皇室之中為數不多的寒門出身,這讓你在皇室之中不受關注。】

 【而你的父親永晉帝,在身為藩王的時候,早年有一個嫡長子,這本應是他心中最值得繼承皇位的子嗣,卻在永晉帝繼承正光帝的皇位,以兄終弟及的身份入主朝堂後,無故夭折,不久之後,永晉帝為了穩固統治,與王氏聯姻,這才逐漸站穩了腳跟。】

 【早年登基的永晉帝,迅速處理了內外的矛盾,先安撫了關中的士族,取得了他們的支持,又契合正光帝削弱節度使的策略,不過以懷柔之法,緩緩圖之。】

 【配合永晉帝縝密的心思,他用三年的時間建立三府軍,重新劃分制度,為了緩和社會矛盾,他和大量的世家大族發生了衝突,試圖振興綱紀,結果遭到了極大的阻力,夜裡更是時常驚醒。】

 【不過永晉帝不改初心,他深知大周朝的弊端已深,如果再不斧正,必有亡國之難,他試圖推行新法,勵精圖治,即便和世家大族之間多有衝突矛盾,可是憑藉剛柔並濟的手法,耗時十年之久,使得大周王朝國政日趨穩定,然而在永晉十三年,永晉帝鍾愛的小兒子在宮裡吃了不乾淨的食物,中毒而死。】

 【自此,永晉帝迷信道教,祈求長生不老,長期不視朝,放棄管理朝政,將大小事務由百官協助,十年基業毀於一旦,大周朝至此陷入了國力衰退的階段。】

 【而永晉中興不足三年的時間,就因為永晉帝不斷惡化的態度、暴戾的性格,不斷任用宦官壓制文武百官,這讓朝政日益黑暗,故又稱——“大周實亡於永晉,而非開陽。”】

 【在永晉三十年,永晉帝接近十餘年不理朝政的情況下,大周腐敗跡象橫行,大病,永晉帝駕崩而亡,傳位於開陽帝楚世煦。】

 【不久之後,爆發長安之亂,開陽帝被叛臣馬溯安所弒殺,大周王朝實存名亡。】

 【奈何天命所在!!!】

 【周高祖十四玄孫,永晉帝之子楚世昭,於‘焚晉之案’裡落難卻並未身死,受女官陰媚鈺所救,得以脫身,在長達三年之久的顛沛流離中,楚世昭龍場悟道,參悟了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實行知行合一的態度,彰顯王者仁義之風。】

 【在南方危難之際,近乎於一己之力扶大廈之將傾。】

 【鄱陽之戰,打出了一場近乎不可能的以少勝多,一戰封神,威震南北,在統一南方之後,更是在漳河之邊,救下了河北落難的百姓,攜民渡江,仁傳百世。】

 【平王槐,滅閻明,定隴西,戰川蜀,並四方,用時八年的時間,在大周王朝滅亡三年後,楚世昭以永晉帝之子的身份,再次統一了天下。】

 【在登臨天子之位的時候,你體恤到了底下民眾的心意,意識到了百姓在久經戰事後的苦難,更是觀察到了十室九空後的民生凋敝,並因此很快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於是,楚世昭立下了一個不世帝王的志向。】

 【打仗,他要平四方之患,讓敵寇不敢再犯。】

 【治國,他要安天下之民,讓百姓藏富於己。】

 【為了使飽經戰亂的中原之地儘快地得到恢復和發展,楚世昭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

 【自隴、蜀平後,非儆急,未嘗復言起兵鋒徵四方。】

 【而楚世昭論功行賞從不吝嗇,他將李瑾封為了晉國公,桓盛封為了梁國公,藍殊封為了定國公,韓顧封為了燕國公,文俞封為了尚國公,其餘人等大多受到了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