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遭人恨

 大郎,你家莊稼長的可真好,你叔說我還不信,那沉甸甸的高粱和黍米,瞧著就讓人心癢,我可得好好跟你學學。”

 來的幾人全是里正媳婦的孃家人,十幾二十來歲的年紀,有她侄兒也有堂弟表弟。

 真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里正媳婦給幾人介紹後,周誠打開放農具的屋子,給他們五把鋤頭一些籮筐和麻袋。

 “土豆長在地下,幾人挖,幾人撿,互相配合速度更快。”

 “成,我們都聽你的。”里正媳婦說。

 都是親戚,不存在誰多幹誰少幹。

 “土豆儘量少挖壞一些,挖壞的土豆容易壞,留不了種。”

 周誠說著帶他們去土豆地裡,示範的挖了幾窩。

 大個大個的土豆從土裡滾出來,把眾人看的目瞪口呆。

 羨慕的眼淚從嘴角流出。

 里正媳婦早有心理準備,親眼所見還是震驚的雙手發抖。

 明年若是能種三五畝土豆,還愁吃了上頓沒下頓嗎?

 種,必須種。

 “大郎,以後嬸子就跟著你幹,你種什麼嬸子就種什麼。”里正媳婦難得的嚴肅臉。

 其他人回過神來也大聲附和。

 斧子:“大郎哥,我們都跟你幹,以後要幹活兒就吱一聲,肯定給你乾的又快又好。”

 周誠笑著指著紅薯地說:“好啊!過二十天來幫我收這一片,一畝地給五十斤紅薯。”

 眾人激動不已,幹一天就有三五十斤糧食,這樣的好事去哪裡找。

 “挖出來的土豆泥扒了放在籮筐和麻袋裡,等會牛車來了再拉回去。”

 家裡只有一輛牛車,杜武還沒趕回來,騾車有車廂,不適合用來拉剛採收的糧食。

 ,!

 周誠看幾人挖了一壟,挖壞的很少,心下滿意,叮囑幾句就走了。

 一個人一天能挖一畝土豆,九個人今天就能把土豆全都挖完。

 沒成熟的莊稼不用再施肥鋤草,明天把地犁出來,施了基肥種上蘿蔔和白菜,就不用每天都來地裡。

 這期間得多弄些的魚蝦蟹發酵起來餵豬和家禽。

 豬再喂三個月就要出欄,不但一日三餐要餵飽,能增肥的發酵魚蝦不能斷。

 吃了朝食,周誠交代凌喜娘姐妹給地裡幹活兒的人送水,中午再蒸些野菜雜糧饅頭送去地裡。

 然後他把兩個籮筐放在騾子身上,拿著漁網去河裡。

 現在的人很少吃魚,主要還是很難打到魚。

 這裡的蝦和螃蟹螺螄長不大,沒多少肉,基本上都是用來餵雞鴨。

 因此,河裡的魚蝦資源很豐富,用不了多會兒就能網到兩籮筐。

 周誠不知疲倦的忙了一天,打了十幾籮筐回來。

 陳芸娘幾人在山裡收穫也頗豐。

 簸箕架子上一層層的簸箕裡都是菌菇,院子裡的曬席上也全都是菌菇、各種用沸水過了一遍的野菜以及竹筍塊。

 里正媳婦和她家親戚都是幹農活的能手,太陽還沒落山,就把地裡的土豆全都挖出來拉到院子外堆放。

 每人帶著三十斤土豆高高興興的回家。

 說了多少就是多少,陳芸娘稱的時候沒有多給,也沒有把挖壞的送他們一些。

 她有她的考量。

 若是將壞的送人,那以後挖紅薯會不會有人故意將紅薯挖壞。

 人心最是不可測,連一母同胞的親姐妹

都會算計,更何況是外人。

 相公心善,但這天下的人不是人人都跟相公一樣。

 周誠聽了她的話,誇道:“芸娘做的對,丁是丁卯是卯,做事就該如此,以後這些事就交給芸娘處理。”

 陳芸娘被他誇的不好意思:“我一定會做好,為相公排憂解難。”

 凌媛娘幾人若有所思。

 “芙蕖還沒回來?”

 “沒有,三妹說想獵大點的獵物得進深山才有。”

 周誠抿了抿唇:“明年咱們多養些豬,就不用再進山去冒險。”

 隨即,周誠又想到一個問題。

 今年大家想要新品種糧食的種子,會踴躍幫忙收糧食。

 明年想找人幫忙就沒那麼容易了,得想想其他辦法。

 喜歡古代種田,老婆孩子熱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