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緬邦毒瘤。

隨著網絡的發達和普及,人們也愈發離不開網絡。

 可是,網絡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了各種便利。

 同時,也也帶了諸多不便。

 尤其是隨著身份信息的洩露,導致網絡菠菜和電信詐騙案件頻頻發生。

 為此,國家安全部門和公安機關展開了深入的調查。

 然而,隨著國家的出手和清理。

 雖然連續打擊掉了境內的,多個犯罪團伙和詐騙窩點。

 但是春風春又生,這些菠菜公司和電信詐騙窩點在被打擊過後,再度死灰復燃。

 一些僥倖逃脫的餘孽,逐漸將產業轉移到了東南亞的小國。

 由於這些犯罪分子的目標,本來就是以炎國人為主。

 所以,為了成本,也不可能跑太遠的地方。

 再加上東南亞這邊,本就充滿了戰爭衝突與動盪腐敗。

 尤其是緬邦方面。

 因為緬邦軍閥林立的特殊性,緬邦軍政府對北部地區基本上失去了控制。

 北部陷入無政府狀態後,只剩下大小不一的割據勢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電信詐騙集團開始進駐該地區。

 緬邦北部的電詐團伙、菠菜公司與當地強悍的武裝勢力勾結在一起。

 他們之間緊密合作,軍隊、警察和電詐集團形成了一個緊密的聯盟。

 形成利益共同體,以各種方式進入我們的視野。

 緬邦北部的電詐集團,由四個主要的氏族控制著。

 他們分別是:明昌學一家、白成所一家、魏仁超一家、陸正祥一家。

 近些年,他們利用各種手段,騙來了大量出國淘金的年輕人。

 隨著網絡的曝光,“詐騙”、“嘎腰子”等關鍵詞,總和東南亞一起頻頻出現在熱搜上。

 如此一來,緬北、緬東等成為了東南亞乃至全球電信網絡詐騙的重災區。

 據統計,僅僅在緬泰邊境的妙瓦底,就有上百個詐騙園區。

 加上盤踞在緬北部分地區的詐騙集團,總計至少有1000個園區,每天有超過10萬人在實施電信詐騙。

 在緬北不少犯罪分子看來,與販毒相比,電詐網賭“風險小,利潤高”。

 瓦幫、果乾等地的經濟發展,開始形成對網賭電詐產業的依賴。

 以瓦幫為例,當地甚至出現了將學校教學樓出租給電詐公司的情況。

 短短的幾年時間,這些團伙利用短視頻平臺和社交網絡或招聘平臺等方式,吸引年輕人的注意。

 他們利用華麗的廣告和包裝的人設,承諾高薪職位,吸引著懷揣夢想以及渴望改變命運的年輕人。

 或者運用起了殺豬盤的手段,以假意騙取異性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