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的石頭 作品

第1227章 人員調整

一道道平時每一個都需要經過艱難博弈妥協,才能誕生的重量級軍中職位,現在卻是一籮筐的端了出來。而朝堂中的那些文武大臣們,卻視而不見,沒有半點兒意見。

李承乾坐在龍椅上,滿意的點了點頭。

大戰在即,世族門閥也怕皇帝和李佑媾和,為了獲得皇帝的支持,進行了巨大的讓步。

平時用來制約皇權的手段,此時都要先放一下,若是在敵人都快打到家門口兒,他們還想著內鬥,就只有死路一條了。李佑選擇了依靠平民,就和他們世族再無調合的機會。

何況,世族幾十上百年的經營,很多基層將校都是他們的人,讓出一些高層的位置,對他們掌握軍隊影響並不大。

東宮恃讀出身的這些將領們,在原本的歷史上都是驚豔一代的將軍。

在這些年的征戰中也是脫疑而出,展現出不俗的做戰能力。在接下來的大戰中,把這些驍勇善戰的將領們放到更合適的位置上,有利於取得最後的勝利。

十六衛中第一等的就是各衛大將軍,正三品的武職。

像是以前的侯君集、秦叔寶、尉遲恭、程咬金和李績等將,擔任的都是這樣的職位。

按照大唐的軍制,每個大將軍理論上都可以統率五萬到十萬不等的兵馬。只是在京畿之地,一來沒有那麼多兵馬,二來皇帝也不可能讓他們掌握這麼強悍的力量。

這些職位在長安時都是像徵意義的,和爵位沒什麼大的區別。但有了這個級別,外派出去,就能擔任一地的行軍大總管,實際指揮作戰。若沒有這個極別,基本上是不可能獨擋一面的。

其次就是每衛都配備的兩名從三品將軍,按制將軍可以統率兩到三萬兵馬,雖然還不足以鎮懾一方,卻已經軍中高級將領了,這些人每一個都是真正的中堅力量。

再下來才是各衛數量不等的四品中郎將,按制統兵不超過五千,是高級將領的後備力量。一般只有皇帝親自掌握的北衙禁軍中的中郎將,才能實際統兵。

大部份十六衛的中郎將,都是有名無實,和大將軍,將軍一樣,等於享受中郎將待遇。

李承乾的那些東宮恃讀們,經過十六年的打拼,還攤上這些年戰事頻繁,立功的機會多,又有東宮出身的加持,李世民的暗中照拂,才堪堪混到中郎將的位置,就知道軍中品級的提升有多難了。

三品是個非常重要的門檻,基本上劃分了天和地的區別。有些武將一輩子也跨不過去。而這次在機緣巧合下,世族為了讓皇帝徹底倒向他們,才將這些職位讓了出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