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的石頭 作品

第1166章 被忽悠的李績

 大唐前期的世族實力明明更強,為什麼就能穩住大局,打造盛世;後世為什麼不可以了

 就是因為從魏周齊隋走過來的世族們,選擇了待在幕後,掌握所有權,而交出管理權。他們知道,再進一步,看似君臨天下,實則是滅亡,所以選擇退後一步,留下餘地,永保優勢。

 而一代代的傳承後,他們的子孫後代輩輩接力,已經忘記了祖先為什麼不‘化家為國了’。不再控制自己的慾望,能吃多少就吃多到,能做多絕就做多絕。

 於是盛極而衰,出了黃巢這麼一個狠人,把幾百年傳承的世族,直接給一鍋端了。

 天街道踏盡公卿骨,內庫燒為錦繡灰,事兒是黃巢乾的,可這個結果都是他們自找的。

 現在的臣子們,對於土地的比例劃分沒有一個宏觀而明顯的認識。

 若是李言能畫出一張歷代土地分配相對國家興衰滅亡的圖表出來,必然能引起眾人的重視,然後商討出一個硬性的紅線出來,保證國家可以收取稅賦的自耕農的數量。

 一旦紅線被突破,國家就處在危險之中。

 只要這個決議能獲得通過,得到世族的擁護,他們也會控制對土地的懾取,然後將擴張實力的需求,往其他領域轉移。另一方面,朝庭也就有了‘依法’扼制土地兼併的權力。

 只是,若是現在來劃這道紅線,其比例肯定無法讓李言滿意。

 現在大唐能用以耕種的土地大約是三七分,普通百姓佔不到三成,世族豪門超過七成。

 在李言的計劃中,自耕農要佔到八成以上,世族勳貴的田莊被壓縮到兩成以下。

 只有這樣的土地分成,才是一個健康盛世王朝的基礎。

 不過這樣的分成,只能在開國初期,上一個王朝的即得群體被清洗,土地大部份迴歸到百姓手中的時候,才能做到。

 大唐本就是繼承隋制,李淵為了快速完成江山的過渡,承認了前隋遺留世族的所有利益。是以隋唐之間的改朝換代,本就沒有完成那種脫胎換骨的改變。

 若是現在提起土地分成的問題,要麼不會被通過,要麼被通過的比例也是十分尷尬的。哪怕是一半,也不會讓李言滿意。而一旦形成決議,比如朝庭用法律確定世族合法的佔有五成,那反而成了皇帝的枷鎖。

 是以李言把這一切,都放在這次動亂之後。

 在河北逃京官員和世族的隱瞞下,李績並不知道河北戰事的真實情況,實在也是這次突厥人打的仗前所未聞,軍事手段為輔,配合主要的‘分田地’的政治攻勢。

 是以突厥人打下的地盤雖多,大軍卻沒有受到什麼損失。

 河北世族們誇大了一些,長孫無忌再誇大一些,輪到李言的時候,再‘滅滅他人的志氣,長長自家的威風’,也不為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