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的石頭 作品

第1062章 御書房論政(一)

 “大家看看,這是大業元年,隋朝的國庫收入情況。”

 李言指著其中一個藍色的點兒,順著直線拖下去,眾臣的視線緊緊追隨,生怕錯過一點兒信息,弄不清皇帝想表達的意思。

 果然,這個點兒最下方,就是大業元年。

 李言又讓眾臣順著這個點兒水平往最左邊移,大家看到在左邊對應的數字是七千萬貫。

 馬周比較年輕一些,思維也十分靈活,眼神一亮,瞬間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連忙興奮的說道:“陛下,這個點兒的意思,是不是說,隋大業元年,國庫總收入為七千萬貫?”

 “不錯。”

 李言讚賞的點了點頭:“這個圖就是要看每一個點兒,這其中每一個藍色的點,都對應著隋朝當年的國庫收入情況。”

 “蕭老大人,你是前隋蕭皇后親弟,也是煬帝身邊的臣子。這裡您的資歷最老,對前朝也最為熟悉,對隋朝文帝和煬帝時期的國庫開支情況,應該也是最瞭解的。”

 “朕這些數據,都是找人調查了前朝資料,應該沒什麼太大的出入吧?”

 蕭禹年紀大,反應慢,經過兩人的解說,此時也大概明白了此圖的含義,急忙上前,順著藍色的線條,找了幾個他印象中比較深刻的年份,最後點頭道:“皇上英明,大概數字都還是對得上的。”

 說到這裡,蕭禹彷彿觸動了往事,走上前伸出顫顫巍巍的手指,順著藍色的線條,從開皇初年的四千萬貫,到開皇十七年,藍色線條尤如一道拔地而起的拋物線,衝到了山頂。

 隨後一直徘徊了好幾年,直到仁壽四年,略略開始下降。

 直到進入大業年間,藍色線條不斷向下走。蕭禹明白,其中伴隨著開運河修東都,還有三徵高句麗,直到大業後期,這條線如同一枚炮彈,頭也不回的紮了下去。

 從此再也沒有起來,大業十四年,隋朝亡國。

 最後的數據,也停留在五百萬貫的地方,這也

就意味著,隋朝最後一年,整個國庫的收入,只有五百萬貫。

 看到這裡,長孫無忌和岑文本也激動起來。以前大家對於隋朝亡國,都是從軍事,政治,還有形勢上去做道理上的分析,卻從來沒有用數字的方式去解釋。

 如今,皇帝把國庫收支情況直觀的畫了出來,很容易就能讓人發現其中的規律。

 幾位重臣都意識到,原來一個國家的興衰榮辱,竟然能從這方面去解釋。幾條簡簡單單的線,竟然能展現出一個王朝的發展和衰落,這不是比分析大局更靠譜一些?

 若是這樣的話,這種角度對於治理天下,就太重要了,它能拋開重重迷霧,讓人提前發現王朝所處的狀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