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河東道
從今天開始,自己將真正的踏上大唐的官場,走入權力中樞。
未來能走多高,就看自己的錦衣衛能為太子發揮多大的作用了。
發源於高原巴顏喀拉山脈的黃河由西向東進入關內道後折而向北,遇陰山受阻轉而向東,在東部的勝州榆林轄地又南下,劃出了一個大大的幾字型,幾字型內部就是富饒的河套地區。
本來天然形成的陰山和黃河就是中原地區的天然屏障,可惜在隋末中原大亂,中原陷入群雄割據之時,被突厥趁機南下,侵佔了大半河套地區,兵臨渭水,幾乎逼的大唐放棄長安,遷都內地。
越過陰山和黃河的關中之地幾乎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後來李世民和突厥定下便橋之盟後,大唐在幾字型中部依拖黃河支流的靈州、五原、雲中、綏州、定襄一帶的城池構築了一道防線。
這條防線就成為大唐對抗突厥的前線,其中最重要的雲中一帶在年初才掃平盤踞在這裡的梁師都勢力。
反而是旁邊的河東道因為特殊的地理形態,一直保持著較為完整的防禦體系,地勢延伸至黃河幾字型東部的右上角,更接近草原腹地。
河東道地處黃河流域中部,四周環山繞水,東有巍巍太行山作為天然屏障,與河北道為鄰;西、南依呂梁山、以黃河為塹,與關內道、京畿地區相望;
北跨綿綿長城,與大草原毗連。
疆域輪廓呈東北斜向西南,汾水河谷從北至南,在龍門河津一帶匯入黃河,幾個重要的府州都是依水而建。
李淵起兵太原,就是從這條線打入關內,佔勝長安,建立了大唐。
由此,河東道被大唐認為是“龍興”之地,晉陽被封為北都。
和朝庭的大隊人馬出了潼關之後,李言連洛陽都沒去,就直接帶著常勝和幾名侍讀沿汾水河谷北上,過晉陽而不入,一連跑了七八天,終於在這天下午,趕到了河東道最前沿的北部邊城馬邑城。
據說秦時,築城於武周塞內,以備胡,城將成,而崩者數焉。
有馬馳走,周旋反覆,父老異之,因依馬跡以築城,城乃不崩,遂名馬邑。
南起雁門關、北至殺虎口,人們就走出了一條“馬邑古道“,古道南延北伸
,形成了中原和大漠以至中亞互通的交通大動脈,並保持著類似於絲綢之路一般的暢通。
雁門關外的大片土地都屬於馬邑郡所轄,而郡衙所在是四十里外的善陽城。
李言一行人風塵僕僕的翻越一道山樑後,這坐聞名已久的古老城池赫然展現在眾人的面前。
或許是離開了大唐的權力核心,大家的心情都輕鬆了不少,就連一向話比較少的常勝也罕見的露出了笑容,他曾經在馬邑待過一段時間,對這裡很是熟悉。
來到邊地,感受到邊疆的金戈鐵馬和空氣中飄散的沙場氣息,常勝感到自己的血液都在沸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