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的石頭 作品

第778章 李言的決擇


 第778章 李言的決擇

 原劇中李世民北上與突利會盟,李承乾最開始不願意發兵的,可滿朝堂逼著他,大勢所趨。

 最後就連房玄齡最後都抗不住,藉著病避開了。

 別看李世民最後回來重懲了李承乾,李承乾發兵的決策雖然愚蠢糟糕,可多少透著股忠孝在裡面,李世民表面憤怒,實際上對於太子的仁孝還是滿意的;

 若是李承乾從始至終,按兵不動,穩如老狗,恐怕李世民會更生氣。

 怎麼?

 君父身陷危局,命懸一線,你掌握著監國的權力,卻一卒不發,你是不是起了什麼邪惡的念頭,想讓老子死在外面,你好提前繼位啊?

 多少也該儘儘心吧

 見死不救,冷眼旁觀,毫無作為,雖然從客觀上來說是理智正確的,但卻隱含無情無義,居心叵測,李世民表面上會讚賞太子處變不驚,應對從容。

 可實際上卻會心寒失望,覺得李承乾是白眼狼,關鍵時刻靠不住。

 是以無論李承乾發不發兵,最後下場都不會好。

 兩害相權,李承乾還是選擇了寧可讓父皇覺得自己無能,也不能讓父皇覺得自己無情。

 不能說做錯了

 若真的被逼到那個處境上,李言雖然聰明睿智,也沒有選擇,唯有發兵營救這一條路可走。在這種環境下,猶如猴子身處於荊棘從中,任伱再機靈狡猾也難以事事周全。

 李世民身為皇帝,面對整個朝堂的請徵表,在承慶殿內暴跳如雷,可當著滿朝文武,不也只能給自己找臺階,將大家的奏摺一燒了事,不予追究。

 老大又怎麼樣,老大也不能和整個階層的意志對著幹,老大也不能得罪所有人。

 李恪和李泰這樣的次子也無法置身事外,隨隨便便接了些差使的,就弄得灰頭土臉的。

 李恪為了打井抗旱徵糧的事情,得罪了滿朝的權貴,被眾人所唾棄;而李泰為了避開狹鄉遷寬鄉的事情,不得不讓人砸了自己的腿,藉著受傷躲在府裡。

 兩兄弟都替李世民背了不少黑鍋。

 並省官員時,李世民最開始屬意長孫無忌的,可長孫無忌深知這裡面的歷害,寧可得罪妹夫也要藉口推辭了,並將侯君集推出來頂槓,侯君集得罪的人,都要算到東宮頭上。

 最後李世民為什麼選擇李治,其中很大一部份原因就在於其他皇子們或多或少都被朝臣們記恨,而從頭到尾都沒有參和到這些事情中的李治,任何一方勢力都沒有得罪。

 他上位是最‘合乎人心的’。

 李世民晚年和康熙晚年的情況是大不相同的,康熙是年輕時做的事情多了,那股子衝勁兒也沒了,年老倦怠,又顧忌著自己十全老人的名聲,不願意再給自己‘完美’的帝王生涯再塗上不光彩的一筆。

 但自己留下的爛攤子又得收拾,所以才選了‘堅剛不可奪其志’的老四上位,就是為了利用他眼裡不揉沙子的性格,來趟深水區,啃硬骨頭的。

 胤禛後來的死得莫名其妙的,和那些被他得罪利益群體的反撲和報復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