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的石頭 作品

第679章 房玄齡的驚歎

 房玄齡坐在一邊的錦墩上,看著父子倆對話,他能瞧出來,太子真的是無所畏懼,眼神裡也是一副坦然自若的樣子。而且被他這麼一攪和,本來的君臣奏對,悄然變成了嚴父教子的場景。

 比之前蜀王一板一眼的前來謝恩,儼然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個是君臣,一個是父子,孰優孰劣,房玄齡這個大唐第一謀士親眼見到兩幅場景的人,自然心中清楚。太子悄然將嚴肅的君臣關係,淺移默化的轉換為更加親近的父子關係,到底是無意還是有意的呢?

 房玄齡陷入了沉思之中,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太子不像蜀王處處佔上風,事事爭強好勝,而且還對自己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清清楚楚,該攬的權當仁不讓,不該攬的堅辭不受,就憑這一點兒,已經勝過很多人了。

 房玄齡是知道的,上次糧草轉運的事情,皇上是真想給太子撐一撐腰的。但這一次,情況就不同了,程咬金這個軍方重將偏向了太子,一個定襄道行軍大總管,使得太子在軍中的實力,空前膨脹,若是說皇上還能承受。

 侯君集回京後任了右衛

大將軍,這一內一外,兩個手握軍權的將領擁護,太子的勢力就有些大了,就算同時任命了蜀王襄攢左武衛軍,執掌左屯衛軍,那也比不了太子。

 所以藉著此事,一來激侯君集將訓練飛虎軍的事使擔起來,二來也是想讓太子出些紕漏,事後再狠狠的批一通,打壓一番,削減一些太子的聲望和影響力,以達到諸皇子之間的勢力平衡。不知道太子有沒有看到這一環節,總之,太子是不惜自暴其短,將自己完不成差使的事情挑明瞭。若是皇上在這種情況下,硬要任命,那最後再責罰就有些不要臉了。

 但此時又不能摘掉這個差使,換任何一個人接手飛虎軍,都達不到激侯君集出山的效果。

 太子做事,每次都巧妙的於隱患擦肩而過,獲得了極大的好處,這讓一直用心觀察的房玄齡一直都拿不準,太子到底是運氣好呢,還是大智若愚?

 上次程咬懷亮的事情,自己還擔心太子會遇險,出於謹慎的考慮,房玄齡請出長孫皇后不著痕跡把太子保護了起來,同時也有試探的意思。

 後來專門在東宮門口盯著的房升告訴自己,太子當天根本就沒有任何要去永通渠的意向,甚至沒有派出任何人去打聽消息或者善後的舉動。

 而且皇后娘娘也提到太子在得知娘娘鳳體有恙的第一時間就趕到了綺雲宮,還主動提出要在宮中服侍母親,待了幾天,沒有任何東宮的下人前來聯繫。最後也是被皇上給趕出綺雲宮的,這一切都表明,太子和程懷亮遇難沒有半點兒關係。

 最讓房玄齡拍案叫絕的是,太子竟然利用這個機會化敵為友,收服了程咬金這個在秦王府舊將中頗為重要的人物。

 房玄齡是知道其實在李世民心目中,程咬金在某中意思上比尉遲恭還要重要的。

 程咬金是眾將中少有通曉權術的軍事和政治的全才,大智若愚,深通韜晦之道,在諸將中都是出類拔萃的,只是魄力上略有不足,可這在和平時期,非但不是缺點,還是一種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