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權萬紀暴露
而權萬紀擔著蜀王府的屬官,一心替李恪謀劃,也有這個動機和立場,而且李世民相信,就算不是李恪指使,但李恪決對是提前知道,而且也是默認支持的。
當然,李恪若是對此毫不知情,任由下面的屬員揹著自己幹出了這麼大的事情,那他這個蜀王就更是增加了一條無能廢物的標識。
現在要是把權萬紀抓起來,下一步必然牽連到李恪,無論怎麼樣,蜀王都是撇不清的。
若是再把權萬紀抓起來,下一步就要面對蜀王的百般狡辯和肆意的攻訏了,自己也是皇子過來的,蜀王會說什麼,李世明也很清楚。
無非就是些:兒臣冤枉,請父皇明鑑,兒臣最近忙於修渠,對此一無所知?
全是權萬紀擅做主張,一意為之?
要不就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蓄意陷害兒臣,兒臣之心,蒼天可鑑等等?
若是在平時朝庭無事,李世民倒也非常有興致看著兩子相鬥,玩兒一出權力的平衡。但現在是什麼時候了,這個冬季就將發起對突厥的戰役了,滿朝上下都在積極備戰,所有人的精力都在為了戰勝突厥而努力。
北伐頡利才是李世民心目中的頭等大事兒,在此之前,朝中所有的矛盾爭論都要為此而讓步。
而在這個時候,將諸子爭嫡內鬥的戲碼翻出來,不知會有多少百姓對朝庭失望,李世民更是不能節外生枝,去主動破壞當前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
李世民又想到了自己當初的兄弟相殘,沒想到,這才多久,下一代又開始上演了。忽然之間,李世民覺得有些感到悲哀,對這個英果類已的次子極為失望。
原以為他是個心胸坦蕩,頂天立地的漢子,沒想到也在私下做這種小動作,攻擊一直頗為維護他的太子。
綏州之行,獲得了百官的認同,和自己的感激,還得到了太子謙讓的左屯衛五千禁衛軍,尤不滿足,現在又盯上了太子之位,在民間大肆收斂人望。
難道自己給他的不夠多嗎?太子對他的愛護還不夠嗎?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李世民神情低落的擺了擺手,說道:“魏徵,你辦得很好,此案到此為止,伱下去吧!”
“你們都下去,朕要一個人靜一靜。”
“是,皇上。”
幾位大臣看了眼臉色陰沉的李世民,都不再說話,行了一禮施施然退了下去。
等幾人走到門口的時候,李
世民的聲音傳來:“明日的太極殿朝會,讓太子和蜀王都要參加。”
“是,皇上.”
三人應諾一聲,而岑文本的臉色則是十分難看,皇上看似不再追究,恰恰說明他已經確定此事的始做甬者就是蜀王,即然這樣,如果不想拿下蜀王,那就沒必要再查下去了。
但皇上心中對蜀王的失望,卻是蜀王不可承受之中,心中憂慮之下,岑文本出了承慶殿,就往宮外急急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