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不蒸 作品

第148章 問計李世民二

 哪怕呂夷簡這個百官之首的宰相已經倒向趙禎,可他只是一個宰相,實際上能影響的人並不多。

 而且由於他的改弦更張,會使更多的人遠離他。

 如此情況下,朝堂上要是能再多出一股勢力來,趙禎高高在上,呂夷簡在下配合。

 如此兩相制衡,說不定還真能更遊刃有餘。

 高明的計策,往往不需要什麼詳細的複雜,李世民只是點出了這一點,李放心中已經有後續了。

 李放頗有些感慨:“果然不愧是太宗皇帝,陛下之言一針見血,直指問題的核心,怪不得您能名傳千古呢。”

 李世民自得的捋著鬍子:“哈哈哈,先生莫要再恭維了。人老了,聽到這些話,著實忍不住的開心啊。”

 說笑了兩句,李放打起精神來,將自己和趙禎合計的蠶食西夏之事再向李世民請教。

 作為兵法大家,想來李世民應該也能給出些指點。

 前方是一片大湖,這便是著名的太液池,想來當初李世民政變的時候,李淵應該就是在這裡泛舟湖上的吧。

 一行人順著湖邊,吹著微風,慢慢踱步。

 李放將自己和趙禎他們商議的蠶食之計,詳細道來。

 李世民聽完之後,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後他才開口。

 “世人都言,出奇制勝,卻忘了兵家至理,在奇勝之前還有一句,以正合。”

 說著,李世民看向李放:“先生年歲不大,未經戰陣,卻已深得兵法三昧,實在是難得。”

 李放有些驚訝,這計策值得李世民這麼高的評價嗎?

 “陛下過獎了,我這也不過是拾人牙慧,照抄歷史上的成功案例罷了。”李放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呵呵。”李世民擺擺手,“世人庸碌,總以為兵法貴在出奇。可戰陣之法,自戰國以來哪還有什麼新鮮的?誰帶兵作戰不是效法前人?先生有這個心,又能學以致用,已然超出旁人了。”

 一個年輕人,能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能誠心的向歷史學習,在李世民看來,這已經是個很好的人才了。

 知識學識什麼的可以培養,但是這種性格,是怎麼都培養不出來的。

 李放不解的問道:“陛下對這個蠶食之策就沒什麼想說的嗎?這個計劃就這麼完美?”

 自己面前的可是李世民啊,以三千騎兵,就敢迎擊竇建德十萬大軍的狠人。

 就算那十萬人有水分,那最少也是十倍的兵力差距吧?

 可李世民就是能正面破敵,一戰擒獲竇建德。

 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這句話,是對李世民最大的肯定。

 李世民搖搖頭:“要說完美自然還不算,不過此策最要緊的地方就是呆板,只要堡壘能一步步的修築到敵軍腳下,有破綻又如何?只要大戰打不起來,西夏必亡!”

 “此策的最大弱點就是耗費錢糧。”李世民點評道,“想要耗死一個國家,最少要十餘年以上的堅持不可,要想猝然建功,幾乎不可能。可世間風雲變幻,什麼政策能維持幾十年不變呢?更別提一個如此耗費錢糧的計策了。”

 將時間尺度拉長,再好的政策都會在實施過程中變味。

 王安石的青苗法是個好政策嗎?那自然是。

 可在底層官吏的執行下,良法硬生生的就變成了壞法,更別提蠶食西夏這樣的大工程了。

 以宋朝官吏的素質,不上下其手那是不可能的。

 點出這一點後,李世民含笑看向李放:“不過因為有先生在,這一點被很好的補足了,只要宋廷能餵飽邊境的士卒和百姓,那他們就會是這個政策的堅定支持者!”

 在古代,只要能讓人頓頓吃飽飯,是真的會有人肯賣命的。

 更別提趙禎還有大義加持。

 被李世民這一分析,李放精神一振,李世民都點頭了,說明他給趙禎出的主意沒有亂來。

 李放笑呵呵的說道:“之前我雖然篤定,但終究是紙上談兵,陛下這番話倒是讓我徹底安心了下來。”

 “先生莫要自輕。”李世民回道,“先生能與各朝各代的能人異士結緣,自然是說明先生有這樣的能力。別人不提,就我看來,先生即便是在大唐,將來也能入職宰輔,位列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