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還能這樣搞?

 你倒是和于謙一樣做了同類型的事情,但是那又怎樣?你後面怎麼做的?扭頭就把人給殺了。

 要是你進去,必定是進入皇宮找到蕭太后一舉將其格殺,趁機從中作梗然後裡應外合,把整個契丹王朝給拿下,這才是你劉邦所做之事。

 要是你劉邦不做這樣的事情,你就成立不了這西漢王朝了。

 然而人于謙不一樣,就抱著赴死的決心過去的,在仁義禮智上面每一個都能夠說得過去,能流芳百世的人哪裡又是什麼普通之人啊?

 ……

 大秦歷史位面。

 祖龍看到後也是笑著。

 “寡人大秦自然不需要這個樣子,領兵打仗便可,只不過寡人又學到了一計,你別說,不費一兵一卒能讓對方尷尬的五體投地這也是沒誰了,若是以後再有此戰寡人也可試一試!”

 ……

 三國曆史位面。

 大家看到這樣子的時候也是紛紛點頭。

 對於謙所做之事甚是贊同。

 三國裡江東鼠輩他們就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扭頭就把關羽給殺了,而且還把他頭顱給砍了下來,送給了曹操作為壽辰禮物。

 你說放眼天下之大,哪有這樣辦事的,明明知道劉關張三兄弟情比金堅,結果還把關羽給殺了,你這不是和蜀漢結了樑子?

 還把關羽的頭顱給了曹操,這不是想死還要找個墊背的,他完全不懂這種局勢只得胡作非為。

 得虧曹操他識大體懂大義,妥善安置了關羽然後在其墳前倒酒,推心置腹地說道。

 若非雙方勢如水火不容,他曹操是真想和關雲長處成兄弟,甭管他說的是不是真心話,總之在這方面上人以道德說得過去。

 縱觀整個歷史仁義道德最為重要。

 一個人有沒有魅力,有沒有風骨,除去自身所做之事,自己所影響的氛圍也是頗為重要,能夠流芳百世的于謙在這方面上最有把量。

 ……

 “大宋史使臣于謙,參見蕭太后!”

 沒有跪拜只是行了一些君臣之禮,微微彎腰,大蕭太后自然不會對這種繁文縟節有所表示。

 “感謝大宋使臣前來參加我契丹一族的國殤,招待不周還請諸位多為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