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雞翅膀 作品
第52章 火器
屋外的軍號聲和操練聲響過一遍又一遍,老和尚扭頭透過小樓的窗口掃視了一圈校場,輕輕嘆了口氣,將剛剛收到的書信疊好收起,又將桌上的木魚佛經一一整理了,拾起一個破舊乾癟的香囊仔細藏在腰帶中,這才起身向著校場而去。
校場上滿滿當當都是人,訓練的科目和之前已經有了一些不同,一隊隊山賊正用長長短短的木棍充作兵器練習著搏殺,還有一些挑出來的火銃手在一旁端著各式火銃瞄著幾十步外的標靶,許多人已經胳膊痠軟、顫抖不停。
老和尚掃視了一圈,見侯俊鋮站在那些火銃手身旁,也拿著一支鳥銃把玩著,攥了攥手中的書信,走了過去。
明清之交正是火器大規模運用的時期,不僅明軍、清軍、農民軍的正規軍中大規模的裝備各式火器,就連民間也大量使用火器,官紳編練團練,便廣泛採購和製作火器進行武裝。
一個合格的弓手需要兩三年的時間訓練,而且一名弓手一次射出七八箭左右便會臂膀痠軟、弓箭殺傷力大減,一名近戰步兵訓練合格起碼也要一年左右,還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維持後續的訓練和體能的補充。
可一名火銃手往往訓練一個月左右便能上陣殺敵,即便是瘦弱的婦孺老人也能拿銃就射,雖然火銃裝填複雜、射擊速度遠遠比不上弓箭手,戰場之上也需要堅定的步騎兵進行配合以提供穩定的輸出環境,但只要能夠保證火銃手的輸出安全,他們就能一直射擊直到火銃炸膛或彈盡糧絕。
明末的官紳團練大多是以保護本土本鄉為目的組建的,所處的戰場環境中往往都有莊堡寨牆保護火銃手的輸出安全,也正因此,明末地方官紳反倒比正規軍更積極推動團丁的火器化,許多官紳不僅大規模使用火器,而且還能自已生產製造,質量也遠遠超過官辦工坊中那些粗製濫造的廢銅爛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