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浮玉 作品

第四十八章 心之所想

 而他腦子裡的那些關於邊區兵工廠的一些常識,大多都是前世在一些影視上以及網絡和書籍上而知。

 且無非就是邊區所造的武器、彈藥不僅數量少,質量還得不到保證。

 想到這一點,趙三才開口:“不是很清楚,不過從邊區配送過來的彈藥數量上以及質量上來看,應該是不怎麼樣的吧?”

 李保衛聞言嘆道:“是的。因為生產工具以及原料的缺失,再加上軍工人才的匱乏,直接限制了生產的速度。因此不論是數量、質量都是無法滿足前線的需要。因此,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在獲得物資而進行上繳,從而在進行統一分配的緣故。”

 趙三才在聽到李保衛的話後,內心在此感受到了先輩們抗戰的不易。

 在抗戰時期,雖然國軍會補充一些,但卻是經常落實不到位。扣發欠發成了常事。因此,大多數的武器彈藥還是要靠自己從戰場上去獲得。

 那句“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的歌詞,也是當時艱苦情形的真實寫照。

 殊不知,在戰場上,比殺死一個小鬼子更難的事,就是從小鬼子手裡奪武器。作戰兇殘的小鬼子,通常是不會讓我軍戰士輕易得到武器的,甚至“戰敗亦不肯繳槍”。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則數據:平型關那場戰役中,在殲滅小鬼子上千人數,我軍以付出六百多人的傷亡代價,卻是隻繳到了不到一百條完整步槍的結果。

 由此可見,先輩們從無到有,直到抗戰的勝利,是多麼的不易。

 “如今有了這座小型兵工廠,一旦上繳的話,也就能大大提高我邊區兵工廠生產力。”說到這裡,李保衛也看向了趙三才。

 趙三才對於李保衛言語中所包含的意思,自然是知曉的,“隊長,我的覺悟你是知曉的。先前我有說過,既然告訴你了這座小型兵工廠的存在,那自然是打算要上繳的。不過,我也有一個想法,想給組織反應一下,你看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