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浮玉 作品

第五章 敵人據點

 說完話,趙三才便拿起分給自己的步槍,熟練的拉開了槍栓,然後練起了瞄準。

 看著趙三才熟練的用槍技巧,張鐵生的眼中浮現出了亮光。

 對槍,他不陌生。

 自幼就跟著父親打獵,先前的那把獵槍在他的手中也是被擺弄的異常熟練。

 但獵槍不論是構造還是性能都是不同於手中的步槍。

 經過半日的瞭解,張鐵生知曉眼前這個比他大不了幾歲的男子,今日剛剛入伍就成功擊殺了一名小鬼子。

 且不論是在回來的時候,以及閒暇之餘,眼前的這個男子都在練習著槍支的技巧。

 雖然在張鐵生眼中,趙三才對槍支的使用已然是非常的熟練了,但他卻依舊在練習。

 這樣的情形,讓他想到了父親在世時,有事沒事便會擺弄獵槍,增加對獵槍的熟練以及使用技巧。當時他不解,還詢問父親緣故,父親告訴他,這打獵就如練功夫,只有越練才越精。一旦中斷,退功如同流水即逝,學拳三年,丟拳三天,就是這般道理。

 當時他還小,不明白話中意思,如今看著已能用步槍成功射殺小鬼子的趙三才,依舊還在認真練習射擊本領,那不就是若不勤加練習,生怕退步的緣故嗎?

 同時又想到了方才趙三才所說的那句話,若沒有掌握殺敵的本領,拿什麼去為娘和小妹報仇呢?

 想通這一點後,張鐵生也重拾心情,默默端起手中的步槍,跟隨著趙三才認真練習起來。

 看到張鐵生跟隨自己練習端槍、瞄準、射擊的舉動,趙三才嘴角淺笑,看來言語與行動相結合的勸導,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打獵出身的張鐵生本就擁有著一定的射擊基礎,因此學習起來並沒有多大的難度。

 而趙三才也從張鐵生那裡學到了一些在打獵時所掌握的射擊技巧和經驗。然後將其領悟,融入到今後的戰鬥中去。

 次日。

 看著精神狀態已有改變的張鐵生,劉獻國一臉欣慰的對著趙三才點了下頭,不負所望,值得培養。

 小隊訓練結束之後,趙三才與張鐵生並沒有休息,而是尋了一處林木之地,繼續加強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