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ei 作品

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鬥


 可惜即便是在森林邊緣砍伐乾燥林木的漢軍也被視為了對當地土著的一種挑釁行為,以至於某支部族就像發瘋了一樣並沒有前來索取賠償而是直接舉起投矛和弓箭發動了襲擊。

 漢軍沒有專職海軍,依照條例在未控制地區下船的軍士必須覆蓋全甲做戰備姿態,毫無疑問這規矩會被剛剛完成海上航行,踏上陸地尚且暈暈乎乎腳步不穩的軍士們罵死。但劉盈還是堅持貫徹了下去,此時正取得了成效。

 斥候的工作是很難做到盡善盡美的,尤其是面對從森林中奔湧而出的黑黢黢的野人的時候,但在漢軍反應過來之前,全套的甲具確保了受到攻擊的幾人只是輕傷,其中最重的也不過是左腳被箭矢啄了一口罷了。

 土著們面臨的代差還不止兩代,探險隊是最早換髮米尼步槍和鋸短槍管的米尼彈手槍的一代,因為此時海軍盛行的跳幫戰開火距離足夠近。而船上的炮火,為了保證儘可能避免明火引燃火藥這一管理再嚴密也難避免的事故,已經換裝了氯酸鉀紅磷等製成的拉火管(電化學領域的實驗室生產難度並不高)定裝炮彈,這讓土著們可以盡情享受密集的炮火。

 藥包和炮彈被塞進炮膛,長錐捅破藥包,拉火管上的蠟封被擰碎,打開蓋子塞入火門插進藥包的缺口,用拉火繩上的鉤子勾住拉火管的扣環,輕輕一拽便是一發炮彈出膛。大型火炮沒什麼血雨紛飛的景象,一發炮彈就是一道犁溝,彈道之上的任何存在都只有破碎消失一個結果。

 米尼槍則可以發揮精準點射的功能。荒謬的是這夥土著居然擺出了兩翼包抄,中心突進的包圍架勢。中路的領頭人被數十斤的炮彈砸的不成樣子之後兩翼還有人沒有覺悟,嗷嗷叫著撲了進來,導致炮火的效率不夠,只有船上船下端起槍打出一波密集的槍聲。

 真要論起來,其實九州土著的裝備體系比起早年的匈奴還要強上一些,匈奴還在用骨質箭頭甚至石質箭頭,土著們早已是鐵箭了。可惜部落文明和統一政權,至少是準統一政權是完全無法相比的。匈奴人好歹有粗淺的指揮鏈概念,一部小王身死之後也能立刻有弟弟或兒子接替指揮,整體上也可以完成戰役級別的指揮調動。劉盈後來覆盤發現的問題除了情報之外還有後勤這個老大難問題,郎中騎兵以突騎無前而聞名,與項羽作戰時轉戰千里,從各種讓敵人無法預料的地方出現,問題是給灌嬰的部隊過於龐大之後,靈活性就有所喪失了,作為全軍的指揮官是不能帶著警衛營往上衝的,若是以灌嬰領三千人以內的純良家子騎士部隊,一路主帥就只有劉盈親征或是呂澤蕭何曹參韓信張良周勃幾人能夠擔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