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裝死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一章 勝敗之後
光大五年(571年)二月二十四。
陳帝陳伯宗以車騎大將軍章昭達破周之功,加其食戶至一萬二千,進其爵為一等邵陵公,進其銜為大司馬。
又敘諸將之功,以吳明徹為(二品)徵北大將軍、程文季為(二品)鎮左將軍、辛昂為(二品)鎮北將軍、蕭摩訶為(三品)安北將軍。
其餘將士,亦各加升賞。
二月二十五。
帝令各軍計斬獲得失。
是役,陳軍戰沒於陣者,五千三百有奇。
前後斬首一萬二千餘級,更俘周人三萬九千,另有周人數千逃入深山,不可追及。
帝令盡葬周軍戰沒者於周墓山下,又發府庫錢六千萬為陳軍亡於陣者,置棺槨。
是日,帝見周將尉遲迥於營。
初,尉遲迥不欲降,帝以將坑周人降卒迫之,乃降,周將從其降者三十七,死節者六。
於是,為尉遲迥加(二品)特進銜,封(二品)右光祿大夫。
其日,中權將軍周羅睺下遂州,平南將軍周炅下墊江,獲周人役夫三萬,戍卒四千。
二月二十六。
周益州總管王軌始知恭州事,密其消息,與心腹棄成都星夜北走,明日,又令麾下退至潼州。
二月二十七。
帝以周人降卒多,難其安置。
時周王宇文訓以其弟宇文會在雲州,為越嶲叛蠻隔絕音信,請帝發兵救之。
帝醒悟,遂以降人三萬配周羅睺運軍糧,以其為徵南大將軍,督士卒二萬一千南征,又使辛昂副之。
二月二十八。
帝以大司馬章昭達督吳明徹、程文季、周炅等軍四萬餘眾北伐,帝自督餘軍二萬餘眾,還恭州。
二月二十九。
將軍陸騰聞成都周軍北走,自眉州北進,其日,覆成都,得周人掠民間所獲錢物二億。
三月初二。
初,宇文邕為備不測,使心腹宇文孝伯為利州總管,掌關中至蜀地關防。
王軌得恭州信,先報孝伯,孝伯急遣使者往長安報訊,又自將輕兵與王軌由陳倉道急返關中。
其日,信使入長安,密告宇文邕死訊於宮中,周后妃皆大驚,宇文邕生母叱奴太后悲絕於地。
時宇文邕心腹宇文神舉受命留守長安,獲其訊,亦悲甚。
又恐諸王大臣聞訊生變,因秘集宇文邕諸子,及大臣子在宮中者居於私舍,欲護佑之。
前時,王軌等常以太子宇文贇不才諫宇文邕,是時,恐太子正位罪己,因與宇文神舉書信,謀立宇文贇胞弟,漢王宇文贊。
宇文神舉亦覺太子不堪大任,遂密恭州消息,欲待王軌兵入長安,再立新君。
唐國公李昞賦閒於家,然在長安多耳目,暗知其事。
因其連襟楊堅之女楊麗華為太子妃,故欲擁太子宇文贇為帝,以謀復起。
三月初三。
李昞謁宇文神舉宅,請遊園,佯驚太子宇文贇等在。
遂言妻子念故人,請太子妃麗華及楊堅子勇同歸宅,神舉不欲生事,從之。
三月初四。
將軍陸騰封成都府庫,其日又下潼州,遣使報捷於帝。
帝以陸騰為(一品)開府儀同三司、(二品)徵東將軍。
三月初五。
周益州總管王軌及利州總管宇文孝伯攜兵六千至長安,公卿皆驚。
時長安有兵數千,欲拒王軌,宇文神舉出太后諭止之,王軌遂入長安,盡奪內外關防。
夜,王軌與宇文孝伯及宇文神舉密議於神舉宅,欲矯宇文邕遺詔,立宇文贊為新君。
周太子宇文贇,年十三,前日見李昞於神舉宅,昞乘間密授機誼,其夜,有義士縋牆,救之出。
三月初六。
大司馬章昭達北伐,下隆州(今閬中)。
其日,宇文神舉聞太子失,大驚,疑於唐公李昞,遣人往唐國公邸查之,人皆言唐公李昞及親近昨夜出,不見歸。
宇文神舉懼形勢變,急攜宇文贊入宮,並告王軌及宇文孝伯其事,二人亦恐生變,遂請太后出諭令,命長安公卿大集宮內。
於是出矯詔,告百官宇文邕身故巴蜀,遺命漢王宇文贊繼大統,廢故太子宇文贇為隴西王。
群臣攝於刀兵,從之。
是日,漢王宇文贊即周皇帝位,改建德四年為崇寧元年。
三月初七。
周主宇文贊年只十歲,國事皆決於宇文神舉三人,神舉請為故周主宇文邕上諡號“悼閔”,從之。
時周國在關中尚有兵卒數萬,而多附蒲州總管韋孝寬,於潼關御齊人,神舉又請加韋孝寬上柱國銜,從之。
其日,命於長安索唐國公李昞,未得其蹤跡。
三月初八。
周悼閔帝宇文邕亡訊至鄴都,齊帝高緯悅,大赦天下。
時齊琅琊王高儼與高緯及錄尚書事和士開不睦,其年,和士開漸次去其權柄。
其時,高儼僅領御史中丞,督鄴中治安,聞宇文邕死,欲請伐周於外,以圖領兵取軍權,並收武勳之望,遂領公卿上疏,大倡伐周之議。
和士開難違眾議,言國用不充,請緩之。
高緯亦不願武臣受高儼之德,止其事。又恐諸將怨,遂召斛律光還都,議興兵西討之事。
高儼益恨士開,欲除之,問計左右。
時齊侍中馮子琮與和士開有隙,又欲廢緯立儼,左右遂請高儼交結之,高儼從之。
三月初十。
徵北大將軍吳明徹下巴州(今巴中),獲周人毀佛所得錢帛一億。
三月十三。
徵東將軍陸騰下劍閣。
三月十五。
周將韋孝寬始受長安上柱國之封,宇文神舉等稍安。
時周國舉境,除河西外,尚有兵八萬餘眾。
其中三萬在潼關,屬韋孝寬,二萬在漢中、武都等處,遙受朝廷節制,二萬餘在長安北面各處關防,而直屬宇文神舉三人者,不過長安戍卒一萬一千。
王軌三人既尋故太子宇文贇及唐公李昞不得,恐韋孝寬舉兵擁立,又恐長安兵少,陳人一旦取漢中則關中難守,遂興斷臂求生之議。
其日,宇文神舉令在漢中、武都諸軍棄城池關防,盡皆回守關中。
三月十六。
大司馬章昭達會徵東將軍陸騰於潼州,為其麾下計功勳。
吳明徹圍利州(今廣元)。
三月二十。
帝以陸騰為徵東大將軍。
其日,利州降。
三月二十三。
周主宇文贊以宇文神舉為天官大冢宰總國政,以宇文孝伯為地官大司徒掌錢糧,以王軌為岐州總管、京兆尹掌關中兵。
又令王軌督軍岐州(今寶雞),守散關以備陳人北寇。
三月二十五。
鎮左將軍程文季入漢中,吳明徹圍興州(今略陽)。
三月二十六。
周大冢宰宇文神舉以宇文邕屍身在陳,不可得,與百官葬其衣冠於孝陵。
三月二十九。
漢中、興州降。
三月三十。
齊琅琊王高儼用馮子琮謀,假作高緯敕令,將誅和士開。
陳帝陳伯宗以車騎大將軍章昭達破周之功,加其食戶至一萬二千,進其爵為一等邵陵公,進其銜為大司馬。
又敘諸將之功,以吳明徹為(二品)徵北大將軍、程文季為(二品)鎮左將軍、辛昂為(二品)鎮北將軍、蕭摩訶為(三品)安北將軍。
其餘將士,亦各加升賞。
二月二十五。
帝令各軍計斬獲得失。
是役,陳軍戰沒於陣者,五千三百有奇。
前後斬首一萬二千餘級,更俘周人三萬九千,另有周人數千逃入深山,不可追及。
帝令盡葬周軍戰沒者於周墓山下,又發府庫錢六千萬為陳軍亡於陣者,置棺槨。
是日,帝見周將尉遲迥於營。
初,尉遲迥不欲降,帝以將坑周人降卒迫之,乃降,周將從其降者三十七,死節者六。
於是,為尉遲迥加(二品)特進銜,封(二品)右光祿大夫。
其日,中權將軍周羅睺下遂州,平南將軍周炅下墊江,獲周人役夫三萬,戍卒四千。
二月二十六。
周益州總管王軌始知恭州事,密其消息,與心腹棄成都星夜北走,明日,又令麾下退至潼州。
二月二十七。
帝以周人降卒多,難其安置。
時周王宇文訓以其弟宇文會在雲州,為越嶲叛蠻隔絕音信,請帝發兵救之。
帝醒悟,遂以降人三萬配周羅睺運軍糧,以其為徵南大將軍,督士卒二萬一千南征,又使辛昂副之。
二月二十八。
帝以大司馬章昭達督吳明徹、程文季、周炅等軍四萬餘眾北伐,帝自督餘軍二萬餘眾,還恭州。
二月二十九。
將軍陸騰聞成都周軍北走,自眉州北進,其日,覆成都,得周人掠民間所獲錢物二億。
三月初二。
初,宇文邕為備不測,使心腹宇文孝伯為利州總管,掌關中至蜀地關防。
王軌得恭州信,先報孝伯,孝伯急遣使者往長安報訊,又自將輕兵與王軌由陳倉道急返關中。
其日,信使入長安,密告宇文邕死訊於宮中,周后妃皆大驚,宇文邕生母叱奴太后悲絕於地。
時宇文邕心腹宇文神舉受命留守長安,獲其訊,亦悲甚。
又恐諸王大臣聞訊生變,因秘集宇文邕諸子,及大臣子在宮中者居於私舍,欲護佑之。
前時,王軌等常以太子宇文贇不才諫宇文邕,是時,恐太子正位罪己,因與宇文神舉書信,謀立宇文贇胞弟,漢王宇文贊。
宇文神舉亦覺太子不堪大任,遂密恭州消息,欲待王軌兵入長安,再立新君。
唐國公李昞賦閒於家,然在長安多耳目,暗知其事。
因其連襟楊堅之女楊麗華為太子妃,故欲擁太子宇文贇為帝,以謀復起。
三月初三。
李昞謁宇文神舉宅,請遊園,佯驚太子宇文贇等在。
遂言妻子念故人,請太子妃麗華及楊堅子勇同歸宅,神舉不欲生事,從之。
三月初四。
將軍陸騰封成都府庫,其日又下潼州,遣使報捷於帝。
帝以陸騰為(一品)開府儀同三司、(二品)徵東將軍。
三月初五。
周益州總管王軌及利州總管宇文孝伯攜兵六千至長安,公卿皆驚。
時長安有兵數千,欲拒王軌,宇文神舉出太后諭止之,王軌遂入長安,盡奪內外關防。
夜,王軌與宇文孝伯及宇文神舉密議於神舉宅,欲矯宇文邕遺詔,立宇文贊為新君。
周太子宇文贇,年十三,前日見李昞於神舉宅,昞乘間密授機誼,其夜,有義士縋牆,救之出。
三月初六。
大司馬章昭達北伐,下隆州(今閬中)。
其日,宇文神舉聞太子失,大驚,疑於唐公李昞,遣人往唐國公邸查之,人皆言唐公李昞及親近昨夜出,不見歸。
宇文神舉懼形勢變,急攜宇文贊入宮,並告王軌及宇文孝伯其事,二人亦恐生變,遂請太后出諭令,命長安公卿大集宮內。
於是出矯詔,告百官宇文邕身故巴蜀,遺命漢王宇文贊繼大統,廢故太子宇文贇為隴西王。
群臣攝於刀兵,從之。
是日,漢王宇文贊即周皇帝位,改建德四年為崇寧元年。
三月初七。
周主宇文贊年只十歲,國事皆決於宇文神舉三人,神舉請為故周主宇文邕上諡號“悼閔”,從之。
時周國在關中尚有兵卒數萬,而多附蒲州總管韋孝寬,於潼關御齊人,神舉又請加韋孝寬上柱國銜,從之。
其日,命於長安索唐國公李昞,未得其蹤跡。
三月初八。
周悼閔帝宇文邕亡訊至鄴都,齊帝高緯悅,大赦天下。
時齊琅琊王高儼與高緯及錄尚書事和士開不睦,其年,和士開漸次去其權柄。
其時,高儼僅領御史中丞,督鄴中治安,聞宇文邕死,欲請伐周於外,以圖領兵取軍權,並收武勳之望,遂領公卿上疏,大倡伐周之議。
和士開難違眾議,言國用不充,請緩之。
高緯亦不願武臣受高儼之德,止其事。又恐諸將怨,遂召斛律光還都,議興兵西討之事。
高儼益恨士開,欲除之,問計左右。
時齊侍中馮子琮與和士開有隙,又欲廢緯立儼,左右遂請高儼交結之,高儼從之。
三月初十。
徵北大將軍吳明徹下巴州(今巴中),獲周人毀佛所得錢帛一億。
三月十三。
徵東將軍陸騰下劍閣。
三月十五。
周將韋孝寬始受長安上柱國之封,宇文神舉等稍安。
時周國舉境,除河西外,尚有兵八萬餘眾。
其中三萬在潼關,屬韋孝寬,二萬在漢中、武都等處,遙受朝廷節制,二萬餘在長安北面各處關防,而直屬宇文神舉三人者,不過長安戍卒一萬一千。
王軌三人既尋故太子宇文贇及唐公李昞不得,恐韋孝寬舉兵擁立,又恐長安兵少,陳人一旦取漢中則關中難守,遂興斷臂求生之議。
其日,宇文神舉令在漢中、武都諸軍棄城池關防,盡皆回守關中。
三月十六。
大司馬章昭達會徵東將軍陸騰於潼州,為其麾下計功勳。
吳明徹圍利州(今廣元)。
三月二十。
帝以陸騰為徵東大將軍。
其日,利州降。
三月二十三。
周主宇文贊以宇文神舉為天官大冢宰總國政,以宇文孝伯為地官大司徒掌錢糧,以王軌為岐州總管、京兆尹掌關中兵。
又令王軌督軍岐州(今寶雞),守散關以備陳人北寇。
三月二十五。
鎮左將軍程文季入漢中,吳明徹圍興州(今略陽)。
三月二十六。
周大冢宰宇文神舉以宇文邕屍身在陳,不可得,與百官葬其衣冠於孝陵。
三月二十九。
漢中、興州降。
三月三十。
齊琅琊王高儼用馮子琮謀,假作高緯敕令,將誅和士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