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那古野城
要是“惡錢”中的“惡錢”,像是用點力就能掰碎的錫錢鐵錢,保守估計也能換六七八倍。
沒有看到有人用銀子或金子,大概是大額貨幣,市面日常交易中用不太到,但可以換。他在一處街尾找到一家“銀座”,客人可以用銀判金判或碎銀金沙兌換各色銅錢,但反過來不行,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古代銀行。
兌換比嘛,大概一兩金能換銀40-50錢,看成色;一兩銀能換840文左右的永樂錢,也就是差不多一市貫,依舊要看成色,劣銀肯定換不到840文。
至於物價……
以永樂錢為標準,米店中一石玄米的價格為八百零六文,一石精米的價格為一貫二百二十文,一石豆子的價格依品種不同,分別為四百五十文(黑豆),四百九十文(黃豆)、五百五十文(綠豆)、七百文(紅豆)。
蕎麥便宜一些,一石的價格和黑豆、黃豆相當,依品質大多都在四百至五百文之間,而摻了麩皮沙子的陳年雜麥更便宜,三百多文就能買一石。
至於一石有多少,這裡的石通?(shi),一種容量單位,最初指一種裝糧食的容器。
古代想比較精確的稱重很困難,特別是鄉下,尤其困難,所以華夏古人習慣用容量來代替重量,依尺寸鑿石,填滿就算一石,漢朝的“秩比兩千石(shi)”之類就源自於此。
至於為什麼現在讀石(dan),這是因為朱元璋。
他是鳳陽人,鳳陽方言裡“石”通“擔”,他管這字念“dan”,想來手下官員大概也不敢來一句“陛下,您在胡叨叨什麼啊,身為九五之尊您要說雅言啊,您還當您是泥腿子麼”,以免提前享受剝皮填草套餐,所以自洪武以後,這字就唸“dan”。
題外話不多說,曰本古代也照搬了“石”這個漢字作為容量單位,但容積大小改了,還改了多次。現在室町幕府時代末期,原野上手估了估,一石大概相當於現代120公斤略多的樣子,份量不輕,一個人很難搬走。
當然,重量不是很準確,1石=10鬥,1鬥=10升,1升=10合,他估算的是
1鬥和1升的重量,手感這玩意兒只能說大差不差。
不過也該差不多,他記得以前在名古屋市立博物館看到的資料,曰本戰國時代的足輕一天的口糧一般是玄米5合,那1合=120多克,5合就相當於現代600多克,一斤二兩多的主食,應該能保證一定運動能力了——米一煮會變多變重,特別是這時候曰本煮米飯通常用的是幹撈法,份量只會更重,而且足輕不是隻吃米,還有配發的醬、醃菜、蘿蔔乾、芋頭幹、味噌之類,行軍途中也會自己搶一些雞啊鴨啊之類的副食品,勉強還是能吃飽的。
還有,5合是日常訓練時的口糧,戰時發米是每日10合,有時還會給酒以及各種副食品。
那這樣算下來,他一年有兩石多的米就足夠吃了,能保證基本生存,再加上一個病號,算四石米,所以只要搞到三貫多永樂錢就能暫時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