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陽文藍 作品

第183章 遠渡日本,華夏威震

 謀者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為最終的追求。正是因為如此,李斯甚至是已經將秦始皇的出巡路線進行了詳細的規劃,並且目的就是通過這次巡遊來打通秦國到東方盡頭的路線。

 同時給秦始皇提議修建國家赤道,將原本秦國到周都得赤道繼續延續,延續到六國的各個故都舊地。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出最好的判斷,一旦有什麼危急之事可以迅速調集軍隊進行鎮壓。

 秦始皇看著李斯,然後將自己手中的竹簡交給李斯,並且怒斥的說道:“這是什麼玩意,寫的字誰認識。大家都是幹什麼吃的,這都已經學習了兩年了,為什麼還是這種成果。”

 李斯也是頗為無奈,他進言說道:“陛下!!如今天下雖然已經太平,可是眾多朝臣處理公務繁忙,大家需要為國家的建設出言獻策,筆頭都是臨幸發揮。可能寫的並不是很滿意。不過官辦文書,微臣以為可以恢復正體。

 因為小篆雖然美觀,書寫起來有韻味,可是幸運流水之間需要屏氣凝神,所謂凝神著,而不可所思也。不得所思,何以所言,定不可以多行也。”

 李斯的辯解,秦始皇親眼所見,確實過於理想的東西難以實現,推行文字的歷程就經歷短暫的高潮之後就慢慢的陷入了停頓,或者說是進入了一個檢驗和驗證的階段。

 很顯然工作之中,對於字體的美觀沒有實用性,相對而言官吏更喜歡用一種大篆的簡化版進行書寫,這種書寫方式不僅僅是簡單,帶來了極高的效率,書寫簡單的同時也更加利於傳播。

 事實上美觀和實用作為事物的兩個方面,往往會因為某些特定的場合而交融在一起,相互辯證之後,實際的應用往往會更加追尋實用,實用往往成為事物發展前進的統一方向。

 在統一文字的過程之中,秦始皇也開始漸漸地理解了很多自己理想狀態與現實之間的碰撞,同時吩咐李斯,蒙毅,趙高等人要根據變化而變化,對於國家的治理要轉變思路,不可以太過於理想化。

 回到正題上面,秦始皇嬴政的再一次出巡,就要面對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就是公子扶蘇對於國家治理的管控,自己一旦出巡,就要扶蘇管理國家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