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刻與切
在之前,趙昌沒想到印刷技術的第一次正式使用是要用在公文上。
對於雪災的傳言一事,秦王寫了一份用來解釋但莫名殺氣騰騰的告天下書,他讓兒子去把東西多搞幾份,以後可以用。
趙昌接下任務。在不出產果實的時候,工匠從來沒閒著,改字型、刻新版、按照配方繼續囤墨……還有造紙部門持續不斷地出產可用的紙張,搞了將近兩年,積攢了不少未用的資源,就等一聲令下開工。
第二天傍晚,趙昌便說:“已經準備好了,足夠分發到縣下的鄉亭。再等待一陣,就可以至裡。”
“……?”秦王難得露出驚訝的表情,“鄉亭?”
如果讓一大堆知識分子拿著紙抄抄抄,抄寫時注意工整美觀,不要有增改疏漏,集中精神,手動復刻,大概也能在這時做到這種程度。但現在做到這些的只是一群工匠。
趙昌還是往保守了說的,他算上了意外丟失、破損等難以預料的耗費,留出了備用份額。
“是的。”這就是效率啊。
對於印刷,那些固定的典籍已經刻出了部分模版,趙昌也考慮到了不夠固定的情況,即活字。
但活字模並非他刻意提出。而是由一個刻版工先迸發靈感。
為鼓勵創造,提高鑽研的積極性,趙昌一向不吝嗇於設置特別的組內獎賞,反正錢都是老爹出。
能夠提出有效改進的人,經過工師審核報給趙昌同意,可以拿到對等價值的獎勵。有這種激勵在,閒著沒事,工匠就會在各種方面思考。
在刻一版總是因為某些單個字的失誤而功虧一簣的時候,工匠梅痛定思痛,不能拖組織後腿,當即退出刻版隊伍,改去和其餘人設計新字形。
當他按照常用手法改進字體時,看著一個又一個重新改造的字,梅不禁想起那些被自己刻廢的版,還有超過報廢率底線後被罰的錢。
如果用這些字刻,是不是就不會在收尾時出錯了?那種倒在最後的感覺真的很難受,還有我的錢。
前功盡棄,只因為一個字的錯誤,就讓前面所有的成果都荒廢,如果能把這壞字改了……我的錢……
簡可以削去錯字,可以改……它為什麼不行呢?
它雖然不能削,但如果……能把壞字帶著周圍的木切下來,在洞中填上同樣大小的木與修改後正確的刻字,這一塊版就可以再用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