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施 作品

第851章 典韋來投

至於前線換防的空檔,給袁紹八個膽子,現在這時候也絕對不敢往這邊打。事實上雙方的邊界十分安寧,軍隊都在那邊屯田種地呢,只不過是袁紹按照這邊設的關卡,相對應的也跟著設了一個,懟著臉防守。

“汝可知吾規矩?”

典韋應聲稱是,連連保證……

黃敘是黃忠的兒子,王言一直帶在身邊,經過這幾年的治療,看起來已經跟正常人差不多了,不過也就是看起來是正常人,實際上還是虛弱。但是工作也能勝任,這孩子也要強,知道給他看病用了不少的好東西,也不願意整天當廢人,所以小小年紀便在將軍府當了童工。

王言笑著點頭,典韋話說的明白,就是遭受了不公正待遇,畢竟他這麼猛的人都能遣散歸鄉,想想就不服。再加上從各種渠道聽來的消息,諸侯各自為戰,感覺他們都沒前途,覺著他能行,這就過來了。

郭嘉拱手,轉身退走。

回鄉之後,便遣散我等歸鄉。將軍言張邈厚待於某,然某隻在行軍之時見過張邈一面而已,如何厚待?在鄉里廝混幾日,聽得將軍殺公孫瓚,袁紹、韓馥二人竟未興兵。那時某方知,大漢必亡。

王言挑了挑眉:“可問其姓名?”

百姓絕對是一個不放,事實上袁紹那邊的百姓都南遷了十多里,就是不讓他們知道王言這邊的實際情況。平日裡只有商隊往來,這是之前就約定的條約。王言靠著行商繁榮貿易,袁紹自己也要靠著行商賺錢。鐵不說,鹽也是稀罕物。如今整個大漢,就只有王言這邊生產細鹽。

另外一方面,其他家族的商隊也要北上行商,遼東好東西多,藥材、皮貨、玻璃、細鹽、文房四寶、琉璃造物等等,這都是硬通貨,需求量相當大。另外還有重要的文化、思想交流的文昌報,那上面每日都是刀光劍影,自創刊開始,罵戰就沒停過,大漢文化人都等著看呢。

“無事便去安排,汝之工作交與黃敘便可。”

“人力有時窮,入得軍中,切不可自持勇力,橫行軍中,欺辱袍澤,彼時軍法論罪,悔之晚矣。”

當然事情的發展,勢態的變化,都是沒有辦法預料的。小規模的戰鬥,不知道怎麼著就打大發了。畢竟現在的平城,已經成了一座空城,城外的百姓肯定是都投靠了王言,城內的百姓有的投靠,有的南遷,富戶、地主肯定都往南跑,地都不要了,就帶著浮財。

過了一會兒,軍士帶著典韋入內,才一進來,典韋便單膝跪地:“陳留典韋,拜見大將軍。”

開始的時候,這些新兵的戰鬥力肯定不足,但黃忠麾下還有三千多老兵,由老兵挾著,想沒戰鬥力都不行。

甚至察覺到這邊的兵力調動,袁紹還來信問了一下,這是左思右想,不明白王言要幹什麼,所以很直接的來封信。言語中當然相當客氣,好像之前王言把信轉送韓馥的事根本沒有發生過一樣。主要就是袁紹現在害怕,他們都很清楚,王言不打他們不是打不過,是暫時糧秣不足,支撐不了,這才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所以現在知道兵力調動,當然緊張。

他笑著拱手:“將軍所想,嘉已知之,請將軍放心,嘉定不負將軍所望。”

黃忠隔上一些時日就打著彙報軍務的幌子跑回來看看大兒子,再看看另外的一兒一女。父子之間的感情總是很深沉,以前黃敘命不久矣,黃忠哭天抹淚,愁眉苦臉,現在知道能夠多活十餘年,一下就差了很多意思……

如此一點點的,減少遼東的徵兵比例,增加幽州以及草原鮮卑人的兵員,既能恢復遼東生力,同時還能借著軍隊這個強大的熔爐,糅合地域、種族之間的差異,加速融合的過程。

典韋的戰鬥力還是相當夠用的,跟許褚打的有來有回,而許褚又是跟各種名將都交過手,側面證明了典韋的戰鬥力。更有兩千年後流傳的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之說,雖然這個說法不準確,但是典韋肯定不差就對了。

王大將軍的命令既出,將軍府內先忙碌起來。

袁紹實在問,王言實在答,言說他任命了雁門太守。

典韋拱了拱手:“不瞞將軍,前翻討董,某為張邈徵召從軍,吾亦有心殺董賊,然某僅為軍中一小卒,歷經幾陣,功升百將,大事不能作主。莫說董賊,便是虎牢關之時,某亦未在陣中,乃在別處防守。後回師途中,軍中議論撤軍緣由,某方知皆因將軍南下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