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施 作品

第834章 黃忠 華佗

見華佗明悟了,王言也不裝了,笑道:“元化,吾言不過三年,天下必亂,彼時群雄逐鹿,烽煙四起,中原之地再無安寧之日,災荒、疫病、兵禍迭起。彼時吾遼東當為樂土,元化家人何在?吾當遣人接來與元化團聚,以免為兵禍所害啊。”

華佗無奈嘆息:“佗父母早亡,妻亦早喪,無所出,只佗一人矣。”

“元化乃醫道大家,此身之能,當流傳後代耳。吾觀元化精於養生,定能生子。且待月餘,吾當與汝婚配良妻。便如此定下,元化,飲甚。”

華佗一聲長嘆,只得端起酒樽,喝上悶酒了……

他和老蔡還不一樣,老蔡是傲嬌老頭,雖然自己受氣,但是有脾氣還往外使。華佗則是自己受著,不給王言甩臉色。當然了,也是他跟王言交流一番,認為王言真的是要幹實事兒的,王言說的他都信。畢竟這些都是實際情況,是需要看到的,不能作假。只不過是王大將軍的霸道,他不很喜歡。

只能留著王言自己一人身負惡名了,畢竟誰能知道,幾十年以後,華佗會被老曹砍了呢。他這是提前幾十年救了華佗的性命啊,實在是做好事難得好名啊,誰人能懂大將軍的苦心。

知己難尋,知己難尋啊……

在看過了遼東的情況之後,華佗心中的那點兒憋屈就徹底的消失無蹤了。實在是大將軍真的待民甚厚,一系列的政策法規,都是實實在在為百姓好的。

而且在建立醫療體系的這件事上,大將軍真的有實際行動。遼東之地,醫療條件最好的肯定是徒河,但是其他縣城,也有大的醫館,只有醫治不了的,才會跑到徒河找大將軍看病。另外還有專門的接生婦女,整個遼東,就大肚子婦女不稀奇,哪裡都是。

華佗親自跟著婦女去看了接生,發覺十分專業,又瞭解過具體的孕婦、嬰兒死亡數據,深感王言深謀遠慮,敢想敢做。

他感覺遼東這裡自有一股生氣,安居樂業四個字用在遼東正好,一切都是欣欣向榮。他現在做的事,就是在文昌閣看各種的粗淺的、精深的醫書,同時在徒河處理其他縣城的醫者解決不了的疑難雜症,還帶著幾個他看著順眼,感覺頗有潛質的士子一起。

是的,就是士子。得益於王言提出來的分門別類,專項研究,很多士子已經轉行,不搞經學了,這是一種自然的轉變。不管是豪族亦或寒門出身,不管是因為愛好,還是因為前途,王言這裡都能給予一條出路。既然如此,有一部分人信任王言,覺得王言不會敗亡,能夠保留住前途,那麼他們自然便會選擇愛好的。

華佗來此,王言給了很高的禮遇,還讓華佗做大醫令,其他於醫道有幾分建樹的士子、醫者自然都是不服的,所以華佗為什麼叫華佗?因為他是華佗。只露上那麼兩手,便徹底降服了他們。

除了看書、治病、教弟子,華佗還十分關心醫學的建設,這是開天闢地頭一回的大事,專門培養醫者的學校,他不敢不關心。對於其中的功能,對於教學制度,他不斷的苦思,也會找王言商議。

他亦立志,救治萬民,當自醫學始……

黃忠則是簡單許多,只要王言能讓他兒子多活幾年,輕鬆的活幾年,他就給王言當牛做馬,十分純粹。喝了幾副藥,又行針灸之法,將養兩月,黃敘的情況便好轉許多。身體有了力氣,食慾也好了,雖然偶爾還是會感覺身體疲憊、陣痛,但比之以往,已是好了太多。

這讓黃忠大喜,就差給大將軍掏心掏肺了。

王言說話算話,直接跟豪族要了幾個十八歲以上的女人,帶著家屬來遼東,選了兩個比較不錯的,分別許給了黃忠和華佗。

都是老樹開,為的也都是傳宗接代,黃忠態度積極,因他想讓黃敘放心。華佗就差點兒意思,他一個人習慣了,也不好這一口。反正不管怎麼說,倆人都是接受了。

華佗不愧養生高手,倆月就有了消息,倒是更積極的黃忠沒什麼動靜。王言給看了一下,是早年練功有些暗傷,喝藥調養了仨月,也成功的讓新媳婦懷了孕。

現在兒子有救了,新媳婦也懷孕了,黃忠就迫切的表示要給王大將軍做事。

考慮到黃忠愛子的情況,王言並沒有把黃忠安排的太遠額,只是加入到了駐守徒河城的民兵振武衛,成為了一名最底層的小卒。

民兵和正編部隊都是一樣的軍紀、軍制,不過是訓練強度不一樣。但時至今日,其實即便是民兵,訓練強度也不比正編部隊差,因為都能吃的飽。正編待遇好,更有前途,他們都盼著打仗呢。

因為他們清楚,只要爆發大規模的戰鬥,他們這種已經整編的部隊,就不再是給正編補充戰損士兵的,而是立地轉正。這是有跡可循的,現在正編的四衛都是這麼來的。只有驍騎營特殊,那是各個部隊的騎兵抽調出來組合而成,並且每到入冬就打仗,不到化凍不回來。

把黃忠安排在徒河城,趕上休沐的時候可以回家看看,安排的正好……

卻說中山太守張純,遣使往遼東找黃巾反賊共襄盛舉,會獵中原,左右等不到使者回來,便知使者必為王賊所害,不與他共圖大事。

雖缺少了王賊的支持,但張純實在咽不下心裡那口氣,即涼州叛亂,選調公孫瓚領兵評判,視他張純如無物。他當即又遣使聯絡了燕山域外的鮮卑人,約定一起南下。

由是戰亂又起,百姓又遭災禍。張純並鮮卑人燒殺搶掠,禍亂幽、冀、青三州之地,各地黃巾潰兵,起義部隊,山中賊寇,發現機會又跟著亂起來。

漢廷遣皇甫嵩、朱儁發兵平叛。時劉關張前番征討黃巾之功未酬,託公孫瓚處暫渡,不覺已是碌碌三年多矣。昔相拒涿郡之黃巾王賊,早已是遼東侯,天武大將軍,遼東太守。麾下帶甲之士數萬,民七十萬,又廣造新物,素傳其大志,實乃一方諸侯。每每想到此處,玄德心中便有一股緊迫感。

適逢張純亂起,漢廷令中郎將孟益率領騎都尉公孫瓚,討伐張純。劉關張協力公孫瓚,亦同往之。

張純不敵,掠民潰逃域外,劉關張立新功。時幽州太守劉焉調任益州,調劉虞領幽州,歷史回到了原本的樣子。

玄德因討黃巾、伐張純之功,得封安喜縣尉。然到縣未及四月,朝廷降詔,凡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淘汰,玄德疑在遣中。

適督郵至安喜,勒索錢財不成,構陷玄德害民。張飛酒醉,怒從心頭起,直綁了督郵於縣衙前鞭撻。遂玄德掛印而去……

感謝(宋文慈)(康夫與機器貓)二位大哥打賞500幣繼續支持。

日常感謝投月票的好哥哥們支持、

感謝投推薦的眾位哥哥們支持、

感謝默默看書的大哥們支持。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