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和離上
露珠兒卻是乖巧,給個布老虎自己都能玩半天。
李父和李二兄提著香桂記的糕點、西市胡商賣的奶酥子,提前在家找錦盒裝好的一根人參,先去了朱雀大街上李家大伯李木林家。
李家是上一代人從魯地遷來長安的,李父與李大伯是堂兄弟,只是中間發生了些長輩間的齟齬,導致李父確是少時艱難,拜了他人為師,才入了行醫的行當。
而李大伯是自小跟隨其父學醫,天份一般,可架不住會生,李大伯這支的長子李凌霄天賦異稟,少時就有聰敏之名,現在已是太醫署中的一名醫師,從九品下。
在李大伯的父親去世後,兩家才繼續走動了起來,但感情深淺這個沒法說,畢竟中間還隔著人命,中間接近二十年都是互不往來的狀態,所以李大兄他們和李大伯這一支的子嗣是分開排行的,各排各的。
當初王家和李三娘的婚事,未免沒有王家看好這一門親的緣故。
到了門房,說了姓甚名誰,稍等片刻,便被請了進去。
只有李大伯站在正堂的門口等著,等著小丫頭上了茶,閒聊了幾句,李父就把來意說明了。
李大伯沉吟片刻,才開口說:“三娘這個事兒說好辦也不好辦,說不好辦也好辦,有成安公主的樣例在,王家不好不認。我從二郎口中得知王家除了王大郎還有幾分像他爹,王小郎就不是個正經人,更別說沒了王大郎他爹的壓制,就王家那個眼皮子淺的婆娘,還是很好抓住命脈對付的。”
“三娘既然願意舍些錢財,大郎他與戶籍部的李令史有些交情,只要坊正也站在咱們這邊,與王家分說,還是很可以讓三娘帶小娘回來的。”
李父和李二兄聽了李大伯願意幫忙協商,心中頓時好似放下了一塊兒巨石般鬆了一口氣。閒聊了幾句,二人就離開了李大伯家。
轉道又叫了驢車回長壽坊,李二兄又去香桂記買了四樣糕點,下了驢車和李父一起去了坊正孫富貴家。
詳說了此事後,孫坊正想了一會兒只說,但凡王家能同意小娘歸家由其母撫養,他這邊就能在和離書上蓋章,再去戶部上紅契。
而李三娘說的小娘及笄後的婚嫁之事,也好說,寫個契書一同落在衙署就好。
而李三娘想要立女戶的事也好說,坊內有套房產即可。
更別說李三娘願意繳納給衙署那不菲的保證金了,這事兒理應辦的成。
得到滿意的回答後,李父和李二兄說了幾句好話就回醫堂了。
這時醫堂已經開門了,正門掛的牌匾叫本草堂,這時是兩個抓藥的小夥計在支應著。
李父趕緊去坐堂,李二兄先去後面說了聲回來了,才去藥櫃那裡給人抓藥。
忙碌一上午,李三娘和李大嫂把午飯擺上桌來,等李父動了筷子五人才開吃。
李大兄是金吾衛,一般中午不回來吃飯,李母是穩婆,今日估計是在主家吃了。四小隻中午在書院吃。
其實,也是從武帝登位後,大力發展農業,從安南引進了占城稻,南邊的商人帶來了番薯,帶頭吃起了午食,慢慢由上而下從長安往外傳去。
但估計也就長安城裡的百姓捨得這麼一日三餐的吃。
李父在吃飯前,示意李二兄給大家說說早上去李大伯家和坊正家的事兒。
等會兒下午就給街邊的小子幾個銅板幫忙給王家帶信兒,明兒大家就一起去王家商議李三娘和離並帶小露珠兒歸家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