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小夥伴們
半壺濁酒,一聲老友,兩個老頭子便可以對坐到大半夜。
一次偶然的機會,蕭十七才從村裡面的大媽大嬸聊天裡瞭解到,原來馮今年的爺爺是會功夫的。
她們說馮太公年輕的時候是個劍客,而且還是那種非常狠的角兒,現在村民對他的尊敬,都是馮太公當年用劍砍出來的。
回家以後,蕭十七又纏著尹初晴打聽馮太公的故事。
尹初晴本不願說,一來她不是本村的人,所知不多,二來這些事也都是先夫告訴她的,每次提起,都會不自覺的想起往事,難免傷心,但她又實在受不住蕭十七的軟磨硬泡,兩人僵持許久,最後尹初晴還是敗下陣來,只得告訴了蕭十七。
早些年還是動盪時期的時候,蕭十七現在所居住的這個地區附近來了一批極其厲害的馬匪,打家劫舍是無往不利,到了一個地方几乎就是血洗一空,唯獨到了這個村子的時候,正好遇到了當時遊歷至此的馮太公與老道士。
當年的小道士不過是眾人的圍捧下,裝裝樣子的為這群獨守村落的老弱婦孺們祈禱求福,而那位年輕的劍客則是在眾鄉親被小道士吸引注意力的時候,獨自一人,悄悄的離開了村子。
若不是當時正好有一個在山裡迷了路的小姑娘,目睹了那一切,想來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在那個本該是村莊遭難的夜晚裡,有位少年郎竟是手握一杆獵槍,揹負一柄長劍,一個人就幹掉了八十幾號山賊。
翌日,年輕劍客和小道士就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這個村子,一晃就是半生。
直到十幾年前,一個風塵僕僕的老道士遊經此地,在村外的小河邊撿到個不足週歲嬰兒時,才又在這村子附近安定了下來。
儘管當時的老道士還是帶著年幼的蕭十七過著三餐不定的生活,但好歹是沒有再繼續走南闖北了。
說到這裡,尹初晴頓了頓,思考了一會兒,才繼續說道:“之後就是道長自覺照看不了你,於是便四處求助,再三打聽之下,知道了村裡有個人美心善的女子,也就是我...”
“而我久居家中無事,又見你師徒兩可憐,心下一軟,才認做了你的小姨。”
說罷,尹初晴還心虛的笑了笑。
不過蕭十七此刻一心都沉浸在馮太公年輕的故事裡,根本沒在意夏冬至後面的補充。
又過了幾年後,馮太公帶著他同樣年幼的孫子來與老道士作伴,當兩個老人家重新聚在一起時,方有村裡的長者認出了這兩人的身份。
至此,馮太公與老道士才算是在這個村裡定居了。
除了馮今年之外,蕭十三還有兩名發小,有趣的是這兩人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完完全全是兩個相反的體型,於是他們便有了“電線杆”和“矮石墩”兩個外號。
電線杆,本名張無濤,肌膚黝黑,骨瘦如柴,卻偏偏個子的奇高,所以才得了這個外號。
十歲的時候,電線杆便已和村裡的大多數成年漢子平齊了,更別說往後幾年,電線杆漲個子的勢頭非但沒有停下,反而還有了繼續拔高的跡象,到了蕭十七快成年的時候,電線杆還真與村裡尋常的電線杆沒什麼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