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代天驕——第二十六章:郭雀兒(7)
嘴角輕輕上揚,竟然是微有笑意。
萬歲殿外,範質拿著一封書簡,遲疑地徘徊著,殿中此刻情景,令他頗有些駐足。
張永德和李重進自皇城進來,見他站在殿外,不禁面面相覷。
“相公有事要奏?何不進殿去?”
範質看了看這兩位勳戚,不由得一陣為難:“卻只怕不是時候,傷了主上地龍體……”
“卻是何事,使範相為難?”說話的卻是一個站在張永德身後地宮裝女子。
範質迴轉身,語氣恭敬地道:“稟晉國公主,是商州刺史剛剛送達中書門下地馳報!”
商州刺史?張永德回頭看了看妻子,眼中若有所悟。
範質抬起頭,嘆息了一聲,道:“二十日前,王秀峰歿了……”
……
一場大雪,豐林山上下一片銀裝素裹。
李文革站在山坡上,無語地看著山下正被分隊帶開的部隊,不禁揉起腦袋來。
當年丙隊那二十幾個人的老底子,如今最小地也是個副指揮了,這群老丘八雖然大多經過了六韜館的鍍金,但本質上兵痞本色並未被清除多少。讓李文革又好氣又好笑地是,這群老兵將自己當年的雪夜奔襲拉練行動當做一項優良傳統沿襲了下來,前天漫天地風雪一卷下來,各營各都便紛紛給都虞侯司和都監軍司遞了請命條子,要求進行長途拉練演習,代掌都虞侯司的折御卿不明就裡,嚇了一跳,還是魏遜熟悉這幫鐵桿弟兄的習慣,當即一張張條子批覆下去。有了監軍司地批覆,今日風雪一停,各營便迫不及待地拉了出去。
以至於李太尉上得山來,他麾下的軍馬大半已在山腳下了。
李文革無奈地搖了搖頭,徑直走向後山。
“目標五四,投射力標尺十,試射一,兩百斤!”隨著一個都正的口令聲,兩名士兵奮力抬起了一塊明顯經過了削砍的石塊,放在了一架中型拋車地投射網內。
“預備放!”
隨著一陣沉悶的呼嘯聲,兩百斤的石頭凌空飛起,飛過了大約百步的距離,轟然砸在地面上,激起了一陣煙塵。
“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目標五四,投射力標尺十,齊射一,兩百斤……”
“預備放!”
看著遠處漫天蔽日的煙塵屏障,李文革滿意地點了點頭。
一個掛著宣節校尉軍銜的青年軍官跑步來到李文革面前,立正,平胸敬禮:“報告太尉,八路軍都虞侯司炮兵教導營甲都左隊拋射演示完畢,請指示!”
李文革嚴肅地立正,右手抬起,五指併攏舉至太陽穴處還禮。
這個軍禮是他自己時代地軍禮,在這個時代,在這支由他手創的軍隊當中,只有他才敬這種禮,自他以下,包括周正裕這個名義上地副手在內,都是行平胸禮。
“全體稍息解散!”李文革下達了口令。
“三個月訓練便能有此效果,操練得還算用心!”看著炮兵都的戰士們將拋車推離訓練場,李文革帶著淺淺笑意對跟在身後地周正裕及都虞侯司虞侯曹主事秦浩然說道。
拋石兵這個兵種早在漢末已經出現,伴隨著拋車的出現而出現,那時候這種武器非但在陸地上被普遍使用,甚至被裝上了艦船用在了水戰中。
不過八百年來,這個兵種仍然是作為步軍和水軍地附庸存在,其士兵也都是地地道道的步兵和水兵,訓練水平低下,文化程度極其有限。
武器方面也是如此,拋車本身的型號各異,大小不同,所飛石彈的重量也不一樣。
基本上每輛拋車射石彈時都是靠著射的經驗和運道,運氣好的能扔到敵軍隊裡陣中,運氣不好的則不知道飛到哪裡去。石彈的落點是個大概率事件,基本上這種武器給敵軍造成傷害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直到李文革注意到這種情況為止。
綏州之戰中八路軍曾經用過拋車這種武器,但效果平平,李文革回到延州後便對這一兵種從頭到尾進行了一番改良。
先是武器革新,李文革將這個項目交給了祖霖的研小組,只用了一個來月的時間,祖霖就交出了研究成果。新型的投石機非但加裝了由鐵製齒輪組織結構而成的傳動裝置,投射臂上還附著上了一片一片的鐵片,這樣不但節省
了射時的人力損耗,同時還標定了投射力等級。中型拋車投射臂上一共裝嵌了十六片鐵片,因此投射力標尺便設置成了一至十六,標示著不同的射力量。
更重要的是,祖霖將拋車的型號確定為大中小三種,每種型號地零部件都實現了初步標準化,包括石彈在內,經過切削之後的石彈雖然運送稍顯麻煩增大了後勤壓力,但命中率明顯提高。
根據投石機的拋射原理,李文革和祖霖等人計算出了一套拋射公式,並總結出了一整套觀察標定目標地方法和手段,在將這套方法貫徹到訓練過程中之後,李文革十分欣喜地現,自己這一營最原始的炮兵終於能夠在遠距離攻擊中打出一點像樣的成績了。
火藥地研目前還屬於起步階段,鍊鐵技術也還沒有完全過關,因此李文革建立
代化炮兵的雄心壯志暫時只能留在肚子裡打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