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代天驕——第二十四章:李彬的選擇(8)
北唐----第二十三章:李彬的選擇(8)
一個是汴梁,一個是延州,爾等選擇吧!
大周膚施縣公、檢校太師、侍中領延州觀察使李彬身穿絳紫色綢制官袍,頭戴三梁進賢冠,腰繫玉帶,手持象笏,長身碩立站在庭中。^uC電子書^去看最新^庭院內拉拉雜雜幾十號人,均穿著朱綠二色的官袍,頭戴展腳幞頭。延州官員定額雖多,但在將世族豪門排擠出權力中樞之後,科舉出身的文官本就已經不足百名,近來節度府任命了四州二十八縣長吏僚屬,一部分人跟隨新任的三州節度判官赴任,留在延州的人數就更少了,除卻各縣令長之外,其餘的如今都在這裡了。
李丞相----李侍中淡淡一句話扔將下來,幾乎將庭中站立的文官們砸了一個跟頭。十幾年了,雖然天下大亂,篡臣賊子層出不窮,從這位自幼飽讀詩的延州儒門領袖的口中,又何曾聽到過半句大逆不道之言?
今日這是怎麼了?侍中老大人一道命令將眾人召進府中,一上來半句解釋都沒有,便拋出這麼幹巴巴一句話。
選擇?選擇什麼?選擇造反自立還是選擇歸順朝廷?
非但眾人覺得匪夷所思,便是負責召集眾人前來的秦固都覺得不能理解。
難道李彬突然犯了失心瘋?這個時候想要推戴李文革自立?倒也不是不行,比起北漢南唐,李文革的實力確實還稍弱了些,但是比起南漢南楚等地方割據政權,李大將軍的力量已經達到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自踞一方的地步了。
只是,現在是合適的時機麼?
儘管發了推恩令,但大周朝廷和大周天子郭威迄今為止都還沒有做出什麼令延州上下感覺不可容忍的“無道”之舉啊,這個時候造反,且不說成敗。從事理上是絕說不通的!
名義這東西雖說無用,但若沒有這東西,許多事情還真不好辦……
秦固正在細細思忖。卻聽身後一人昂然問道:“相公要某等選擇。卻不知選擇什麼?”
眾人側目看去。赫然是前任彰武軍節度使掌記崔褒。現任延州佈政曹司農科主簿。
李彬掃了這個過氣地“清河崔”一眼。淡淡道:“十年寒窗苦讀。不過是為了科舉做官罷了!如今朝廷來了恩旨。諸君也便有了選擇地機會。願意繼續追隨懷仁太尉和某在延州做地方官地。便將爾等遞到節度府地辭呈自行收回去回署理事。不願意地。老夫為爾等準備了一封薦。到汴京城吏部待選去吧!相攜一程。總算情分不淺。老夫不願看著你們死在延州……”
崔褒輕輕一笑。斜著眼睛看了文章一眼。口中卻道:“相公此言差矣。自三代以降。獲咎之律何止千條。卻從未有因辭職而獲咎者。丞相與太尉。刀快難誅無罪之人!”
李彬瞥了他一眼。緩緩道:“去非乃是名門望族。為何不在祖地為官。卻千里迢迢遷居到這邊塞之地謀功名?”
崔褒點點頭:“生逢亂世。家道中落了!”
李彬點點頭:“是了!去非當知亂世無法可依,亂兵無理可講。兩年前延州那場兵變。想必諸公都是經歷了的。一夫倡亂,闔州塗炭,適時老夫不過一介生,懷仁太尉不過一介匹夫,以赴死之心出府平亂。亂平之時,懷仁太尉手刃九人,被創處何止一二?當其時也,諸君尚能以律法說動亂兵放下屠刀否?”
稅賦主簿趙良臣毫不猶豫地答道:“相公責問的雖然有理,xt便是為了酬其扶危定難之功。保境安民之勞。此番事由,非眾僚與太尉作對。而是太尉執意任女子為官,行事乖戾詭異所致。自相公與太尉秉政以來,延州均田地、行工商、御北寇,其功眾所共見,眾僚皆欽服,正欲上下齊心共治地方,使太平之盛世,重現此邊塞一隅,則相公為名臣,太尉為名將,職下等亦能為循吏……”
趙良臣身為稅賦主簿,平日裡寡言罕語,是個從不出頭的人,今日回答起李彬的責問,卻對答如流慷慨激昂,一時令眾人側目。
李彬暗自納罕,一面上下打量著此人一面繼續聽他陳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是聖人所言。眾僚以辭職相諫,也是為了防微杜漸,女人秉政乃絕大弊政,呂后亂朝,武周滅唐,皆是謂也!太尉此舉明明是亂命,為臣則是失政,為君則是亂朝,眾僚所諫並無私心,太尉理當納諫,豈能以斧鉞加諸諸僚?此高侍中亦不敢為之事,太尉若為之,與黃巢何異?”
李彬淡淡問道:“懷仁太尉膺任節度以來,可有加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