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八路軍節度使——第二十章:向北(4)
“若要出其不意,青嶺門不能走!”細封敏達毫不客氣地道,“那是走大路必由之所,阿羅王帶三百兵,我軍縱然是千人以上地精銳也難以逾越,更何況還要保密。不能被敵軍發覺。”
沈宸點了點頭:“都司也是這麼以為,不過不走青嶺門。走山間小路,也難完全保得秘密。那是人家的地盤,人家比我們對地形熟悉得多,輕兵間進,人家只要在中途設上一兩個埋伏,我們的這支偏師縱使不會全軍覆沒,也必然折損嚴重。如此即便運動到統萬城下,疲弱之師破堅不可摧之城,幾是痴人說夢……”
“更何況後路糧道不能保證!”
“即便一切順利,人家主力避實擊虛,在夏州的大路和草原上等著我們,也是送死!”楊利在一旁補充道。
沈宸點了點頭:“所以關鍵便是這兩樁,一定要斟酌仔細!”
細封敏達目光炯炯看著地圖,楊利說得對,若是敵軍不上當,到時候己方主力全在橫山東麓。而敵軍主力卻在山西面,己方以步兵為主地主力要開過去最少要花上三四天甚至五六天的時間。真的如此,所謂的圍城打援就變成了笑話,拓跋家的騎兵在橫山西麓地草原上可以自由來去,憑藉著馬力隨時隨地攻擊騷擾翻過橫山西來地八路軍,長途行軍之下地疲憊步兵面對主場作戰內線機動地彪悍騎兵,這仗不用打也能知道結果了。
關鍵問題就在於,包圍綏州。拓跋家的主力騎兵究竟能否真的被調動過來。
綏州是否有著這樣高的戰略價值?
“沒有!”細封敏達最終搖頭。
“若我是拓跋家主帥,為了救綏州而置部族主力於險地,這麼傻的事情我不會做!綏州沒有這等價值!值得賭上八部命運氣數!”這個党項鷂子話語平緩,但語氣卻頗為堅定。
沈宸嘆了口氣,這樣的調虎離山之計若是連細封敏達都不能騙過。又怎能指望著騙過拓跋家那些打老了仗地部族將軍們?
他頓了頓。手指上移,道。若是我軍迅速攻克綏州之後,移師北上攻打銀州,將補給線拉長,為敵軍創造出切斷我軍糧道的戰機,拓跋彝殷會否迅疾翻越橫山攻打綏州?
細封敏達皺起了眉頭,沈宸的計劃就是在算敵人的心理,對綏州圍而不打,這個口袋布的實在是太明顯了,如此明顯的調虎離山之計自然很難騙過狡猾老道的敵人,因此沈宸此番在這條調兵計之外加了一層誘惑,估計暴露出自己的缺陷破綻,為敵軍創造戰機,以誘使敵軍主力出兵。
憑心而論,細封敏達認為,這已經是個不錯的計劃了。
敵軍大軍北上,糧道南北綿延將近四百里,且沒有大軍守護,這種情況下按兵不動,是需要相當的定力地,若是自己指揮作戰,說不定便會當即率軍出擊攻擊綏州,果斷切斷敵軍糧道,然後在綏州附近機動,準備給與倉皇回兵的敵軍以致命一擊。
他隨即掃了一眼奢延水,卻道:“若是我,仍然不會出兵,水兵營的事情在去年打銀州之時便已經不再是秘密了,有這麼一支水軍存在,我即便率軍截斷了陸路,敵人卻還是可以通過水路源源不斷地運送糧草和傷員,雖然不是完全沒有破敵的機會,但是若要穩妥謹慎用兵,還是一動不如一靜。畢竟在夏州宥州才是根本,銀綏兩州即便是被佔據了,只要力量恢復隨時可以拿回來。若我是拓跋彝殷,乾脆便將兩州地盤劃分給野利、費聽、房當三族,將拓跋家主力撤至衡山以西,集結待命,準備等敵人露出致命破綻的那一刻再出擊。”
沈宸輕輕嘆息了一聲,這已經是他能夠想出來的最好辦法了,拓跋家若真的眼睜睜坐視兩州失陷而不救,他還真沒有什麼好主意,畢竟調虎離山這種事,究竟出不出山在於老虎而不在於調虎地人。若是老虎足夠聰明。咬緊牙關就是不出山,再好地獵手也只能興嘆。
“若是折楊兩家的聯軍自銀州溯無定河而上從東北方面威脅夏州呢?拓跋彝殷總不能把騎兵都關在城牆裡不出來眼睜睜看著我們佔據各縣威逼根本吧?”魏遜插話道。
“那自然不會!”細封敏達點
了點頭,“進入統萬城周邊五十里方圓,若是城中有騎兵主力在,自然會派出部隊來打探虛實甚至中途設伏。問題是,五十里的距離,步兵要走一天多,騎兵一個來回也就一個時辰左右,在這片地方。我們的行動速度肯定會比敵軍慢,僅僅一兩日的光景萬萬趕不及。再說騎兵出城,都不用在城外紮營,而隱匿在南面地我軍需要首先和折楊兩家地軍隊取得聯繫,保證同日發起,拓跋家的騎兵一出城立即搶城,而且還要在敵軍趕回來之前將堅城攻克,調虎離山調到這個地步就沒有意義了。我軍主力是步兵,短距機動方面和騎兵相差太遠了,這個主意趁早不要打!”
魏遜是個軍事外行,不過也知道,一南一北兩支軍隊能夠做到大體呼應就不錯,兩邊在相互不通消息地情況下萬難同日發動攻擊行動,因此細封敏達一說,他就知道自己這法子想得左了。
“若是我軍攻克銀州之後繼續北進,一路掃蕩真鄉、開光、銀城等縣,漸漸遠離夏汛時期的無定河沿線。將大軍地後背亮給拓跋彝殷的話,這老傢伙是否還能夠繼續耐著性子坐在統萬城裡冷眼旁觀呢?”沈宸咬著牙,幾乎一個字一頓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