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六章

 她邊說邊幫著搭把手,一家人說說笑笑的,惹得屋裡人都酸紅了眼睛。

 溫苒苒收拾著車裡的東西,興沖沖地對沈氏道:“娘,我想好晚

上賣什麼了!”

 “賣什麼?”

 “賣缽仔糕!”

 “缽仔糕?”沈氏喃喃重複一遍,十分好奇,“那是什麼東西?”

 溫苒苒將要做缽仔糕的食材拿出來放在灶臺邊,笑吟吟道:“就是一種小點心,待會做出來給您嚐嚐!”

 缽仔糕分傳統與新式兩種,傳統缽仔糕軟糯又有嚼勁,入口是醇厚的米香;新式的糕體多是透明狀,軟彈清新,樣子也好看,溫苒苒打算兩樣都做一些。

 她想著,先將買來的紅豆與綠豆泡在水中備用。將買回來的小碗清洗乾淨碼放整齊,取來適量的粘米粉和成麵糰揉上幾分鐘,再倒入適量清水攪拌,直至麵糰完全融在水中變成米漿,過篩後分成兩份。

 溫苒苒在鍋中放入白糖,加水加熱至融化,倒入少量米漿燙熟,再將熟漿倒回至生漿中攪勻。

 用同樣的方法,她又做了份紅糖米漿。

 新式的則簡單許多,將木薯粉與馬蹄粉混合均勻,再加上清水攪勻過篩,依樣做成生熟漿。

 溫苒苒前世喜歡甜食,這缽仔糕的製法比例還是她特意跑到廣東,吃了三五十家缽仔糕選了最好吃的一家,跟店主奶奶軟磨硬泡學來的。

 她比賽前夕,店主奶奶還給她打電話,問她什麼時候再去廣東吃缽仔糕……

 溫苒苒眨眨眼睛,驅散眼眶中那股潮溼酸澀,手上動作更加麻利。

 古代沒有先進的大棚技術,運輸也麻煩,水果種類在市上不大豐富,能找到的適合做缽仔糕的只有杏、桃、梨這三樣,她還摘了些槐花,糖漬費糖,索性拿來當點綴增添風味。

 古人風雅,以花為食這等雅事定能吸引人。

 溫苒苒將泡好的綠豆紅豆上鍋蒸熟,拌些白糖調味,又將買來的水果切成小塊備用。

 她總共買了六十個小碗,十文錢四個,好說歹說,店家才讓了十文錢,這一百四十文花的她肉痛,不過好在能重複利用。

 溫苒苒先將小碗放在涼水鍋中蓋上鍋蓋,待水開後,把綠豆紅豆水果塊與槐花放置碗底,再倒入米漿,大火蒸熟。

 再掀開鍋蓋時,蒸汽繚繞,院中飄滿了米香與紅糖的甜味。沈氏與溫逸良湊過來瞧了瞧,只見小碗中的糕點圓潤小巧,白的似玉、紅棕色的似琥珀,還有幾個玲瓏剔透的,煞是好看。

 “呀!竟這般好看!”沈氏不住嘴地誇,“我家苒苒手真巧!”

 溫逸良看向沈氏:“許是隨了岳母。”

 沈氏回憶起母親在世時做的那些精巧點心也不禁點頭。

 如此忙活到傍晚,缽仔糕才全部做好。

 溫苒苒撿出幾個遞給沈氏:“娘您拿著每樣嚐嚐,分兩個給祖母大伯父。可不能讓祖母多吃,我放了木薯粉,不好克化。”

 沈氏想了想又放回去幾個:“你三叔沒在家,我也吃不了這些。辛辛苦苦做的,還得拿著去賣呢!”

 留個三五個便夠了,多了遭人惦記。

 溫苒苒嘆口氣,心底燃起熊熊鬥志。

 *

 溫苒苒與溫逸良到夜市時將將入夜,街上又活了起來。

 綵樓歡門、燈火煌煌,瓦子裡鑼鼓喧天,唱曲兒說書聲、吆喝叫好聲連綿不絕。

 路上小童們幾人湊成一團,手中或是風車、或是糖人,一路上說笑吵鬧;女娘們執著花燈與紅紙船,三兩成行往河邊去放燈許願……道路兩邊攤販忙忙碌碌,這邊有胭脂首飾、絲線香囊;那邊有冰果子、行人熙熙攘攘、人聲嘈雜,比白日裡頭更是熱鬧許多。

 溫苒苒看著面前這幅繁榮景象不禁感嘆:書中寫的汴京應當就是這樣的吧!

 她張望許久,最終將推車停在瓦肆邊,這人流量最大,來往也皆是有閒錢的富貴閒人。

 溫苒苒把缽仔糕擺放整齊,精緻新奇的小糕點立時吸引了不少人來看。

 小碗裡的點心也不知是用什麼做的,晶瑩剔透,映著夜晚燈火,裡頭白色花瓣微微泛著青色,舒展飄逸,如山間繚繞的輕雲薄霧,靈動淡雅。

 “這糕點看著倒是新鮮。”

 “就是,多漂亮!”

 “小娘子,你這糕點可有什麼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