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神堂 作品

第六十章 濟濟群賢議短長(1)

 孫乾字公佑,北海人,大儒鄭玄的學生。劉備領徐州牧的時候,才跟隨劉備。

 “公佑在泰山可住的習慣?”劉駒從親衛手中接過一盞茶,遞到孫乾手中。

 “承蒙明公關照,”孫乾接過茶盞,小綴了一口,“鄭師與蔡大家比鄰而居,日日相談甚歡;門下師兄弟量才錄用,授明經博士,盡展所長。”

 “鄭師一代儒宗,”劉駒讚歎一句,“教導有方,門下多才自在情理之中。今請先生前來,原是有事相求。”

 孫乾已經三十多歲了,一直跟隨鄭玄學習,聞言急忙站起身說道:“明公折煞乾了。”

 劉駒笑了笑請孫乾坐下,指著地圖說道:“前些時日,孫觀、吳敦兩位將軍取了琅琊國,有意請先生擔任國相一職,治理地方,不知意下如何?”

 沒有從政經驗的孫乾一愣,“乾跟隨鄭師研讀經書,探尋奧義,從未治事地方,恐有負明公所望。”

 “公佑先生過謙了,”劉駒徐徐說道:“康成公曾言:‘機變萬端,處事圓滿,舍公佑而誰?’琅琊國處東海之濱,與北海國共魚鹽之利,先生到任,必能穩定地方,造福百姓。”

 孫乾也不在矯情,“得明公如此信任,敢不全力以赴?只是有一小小要求,還望明公滿足。”

 “哦?”劉駒不禁來了興趣,“但說無妨。”

 孫乾看了看左右,劉駒搖頭示意無妨,“孫、吳兩位將軍治兵之能,能出其右者不過寥寥,但琅琊直面徐州東海,乾請明公派一員大將主持大局。”

 “不知公佑先生屬意何人?”孫乾說出的話也是劉駒所擔心的。

 “高順高子達。”

 劉駒搖了搖頭,“先生不知,高順此人性情執拗,不通權變,一直不肯帶兵為將,只願做一個教書匠。”

 孫乾笑道:“只需明公點頭即可。”

 高順絕對是個將才,為人忠心不二,如果真的轉了心意,劉駒高興還來不及,“公佑先生只管放手去做,我這邊斷無不許之理?”

 也不知孫乾怎麼運用的三寸不爛之舌,真的說動高順轉變了心態,答應跟他一起東赴琅琊。

 于禁在丹陽招了三千人馬,好不容易胡蘿蔔加大棒整訓的有點模樣了,便帶著他們北上。在石城牛渚準備過江的時候,碰到了老熟人—曹操。

 “哎呀,對面來將可是文則?”曹操站在長江南岸的高地,遠遠看到一隊人馬過來,見帶兵的將領面孔熟悉,便張口大呼。

 于禁一愣,急忙以手遮額仔細看去,登時心中大喜,鞭打戰馬跑向前來,“禁見過孟德公。”

 “文則,你這是?”

 “不瞞孟德公,”于禁跳下戰馬,本來心情挺好的,瞬間就是晴轉陰,“當日劉刺史馳書鮑相,令出兵泰山。禁率一萬人馬欲攻茌縣,哪料到剛入泰山之境,人馬便散了大半,鮑相只好命我來丹陽招兵。”

 看著三千生龍活虎的丹陽兵,曹操動起了心思,嘴角不由得掛上了三分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