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愛民?虐民?老朱心中何為民?
朱標能夠想到這些,魏武倒是一點也不意外。
怎麼說也是史上最穩太子,能力這方面是不會有問題的。
所以在朱標說完後,魏武立刻就點頭回應。
“沒錯,水泥路利於百姓出行和商人運貨,將來鋪開了,走兵馬運輜重都會更快。”
“而且不止是修路,將來修建城牆或者是其他建築,都可以用類似的方法。”
“咱們還可以定一個工期,商人想要在工期之內將路修好,就必須要花錢僱傭百姓。”
“如此,不僅可以減少百姓徭役之苦,還能在農閒時期,讓百姓們能夠賺些銀錢生活。”
古代的徭役制度,可以說是完全沒人性,沒道理可講。
所謂的徭役就是朝廷攤派勞動苦力活,指定底層百姓無償勞動。
簡單來說就是統治者強迫平民百姓做苦力,不僅沒錢而且吃喝還得自己準備。
既然都說到這裡,魏武覺得有必要再提一嘴。
“朱老伯,韓非子言:徭役少則民安,民安則下無重權,下無重權則權勢滅,權勢滅則德在上矣。”
(註釋:減輕徭役負擔,百姓就安居樂業,百姓安居樂業,各級官吏借權勢作威作福的機會就少了,各級官吏不借權勢作威作福,人民就會感激君主的德政)
“如今咱們大明還在起步階段,徭役之事不可避免,只能想辦法儘量減少百姓之苦。”
“將來商稅、海關稅發展起來,大明富足國庫充盈,實施以工代役才是良策啊!”
話說到這裡,魏武抬起頭來看向朱元璋,卻發現他眼中滿是凝重與深思。
他明白,自己這番話確實點到朱元璋心裡去了。
其實作為明粉,關於老朱的事情魏武也是專門有了解過的。
有人說朱元璋從不信奉平等,而且也討厭孟子那套民貴君輕的思想。
可問題是,要說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到底什麼是民!
朱元璋是從底層爬上來的,他心中對民有一套自己的標準。
在這個時代,耕田漢、泥腿子、底層那些不識大字的人應該叫百姓而不是民。
他心中的民,實際上是那些名義上的民,實際上是精英階層的那些人。